首台套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稳运

实现关键装备国产化,解决二氧化碳长管道运输“卡脖子”难题

  中化新网讯 在中国石化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东南角,国内首条百公里、百万吨级二氧化碳输送管道——“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首站坐落于此。在众多管道设备中,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套大排量增压泵自去年7月投产至今,运行平稳,每年可将100余万吨齐鲁石化生产捕集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胜利油田的地下油藏进行驱油封存。

  据了解,这台增压泵设计压力高达12兆帕,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面积承受了120千克的重量,使二氧化碳在管道内保持常温液化状态,一举攻克“卡脖子”技术,成为二氧化碳长距离、低成本输送的关键技术。

  胜利油田机械设备高级专家丛岩介绍,理论上讲,要实现二氧化碳在管道内液态输送有两种方式,一是常压低温液化,二是常温高压液化。二氧化碳常压低温液化的温度必须低于零下78.3摄氏度,对于埋在地下2米多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来说,容易带来土壤冻胀和环境损害问题;常温高压液化,压力需要达到7.38兆帕以上。

  胜利油田选择了常温高压液化方式。如何保证二氧化碳在长达百公里的管道内压力在常温下始终高于液化压力呢?这在国内没有先例。

  据介绍,齐鲁石化捕集的二氧化碳经液化后储存在球罐内,通过管道进入首站,温度为零下29摄氏度,压力为2兆帕。计量过滤后,到换热之前,二氧化碳的压力要达到10兆帕。从2兆帕猛增到10兆帕,其中必然有一台增压设备——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

  丛岩介绍说,国内首条百万吨、百公里级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施工时,技术团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拥有成熟技术的二氧化碳增压装置要么来自合资企业,要么来自国外独资企业。

  “我们最初与合资企业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但因为关键技术掌握在人家手里,对方迟迟不供货,咱们只能干着急。”胜利油田一位负责人表示。于是,胜利油田开始寻找具有二氧化碳技术储备的国产企业。

  经与国内两家生产企业进行多轮次技术对接,双方结合二氧化碳的特性,从水力模型、泵体结构、材料选用、可靠性分析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开展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的详细设计,对关键设备的制造安排驻厂监造和节点监督。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国内首台套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研制成功。通过试验对比发现,国产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同样具备运行稳定、振动小、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且成本降低20%左右。

  “此项技术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不仅弥补了国内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的技术空白,而且为国内发展二氧化碳长管道运输工程和CCUS工业化示范、产业化运营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丛岩说。

关键字:二氧化碳
相关推荐

二氧化碳补能暂堵新工艺在盐间页岩油藏首次应用成功

近日,江汉油田工程院在江汉油田王场油区王78-斜29井首次实施“前置二氧化碳补能+暂堵剂封堵天然裂缝+高压充填”工艺,焖井27天后放喷,初期用2毫米油嘴试获日产油6.85立方米,实现王场油区盐间页岩油...

2024-05-16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中国石油开展CCUS-EGR先导试验

  截至4月26日,经过初步的地质特征分析与适应性评价,中国石油在吉林油田长岭气田开展的火山岩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CCUS-EGR)矿场试验的先导试验项目已进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混相与驱替机理研究阶段,下...

2024-05-13     中国化工报

沈阳化工大学许光文教授团队:破解绿色甲醇/航油合成技术链中生物质气化焦油难题

全球性低碳发展正迫使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期望在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生物质作为自然界最大的有机群体,是唯一具有类化石燃料特性的固体资源。生物质热转化技术可以将低...

2024-05-06     辽宁石化新闻

日本将与印度合作生产绿氨

​  近日,日本最大电力公司JERA宣布,将与印度大型可再生能源公司Renew合作,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氨。绿氨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该项目计划于2030年投产,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

2024-04-29     中国化工报

吉林油田提升创新能力“埋碳增效”

  截至3月29日,吉林油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的首台国产10万立方米高压注入压缩机,已正常运行近5000个小时,国产二氧化碳注入流量计及注入调节阀连续运行状态良好。截至目前,吉林油田已...

2024-04-23     中国化工报

英智库:全球八成碳排来自57家企业

  近日,英国非营利性智库InfluenceMap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自2016年以来,全球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57家化石燃料和水泥生产商。排放量居全球前三的是沙特阿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印...

2024-04-1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