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科研院:创新引领发展 改革激发活力

  2022年12月27日,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学科研院)完成了聚烯烃高端新材料成套技术的首次工业应用,实现技术许可零的突破。该项目将加快推动高端新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2年11月30日,中国化学科研院完成了柴油车尾气催化剂项目技术开发、性能测试和中试生产线建设,具有全套国六柴油车尾气技术能力并具备连续生产能力。该项目将有效打破柴油车尾气催化剂的技术瓶颈,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0月24日,中国化学科研院甲基环己烷—甲苯有机液体储氢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及验收评审,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建设并成功运行了国内首套甲基环己烷—甲苯有机液体储氢中试示范装置,攻克了液态有机物储放氢关键核心技术,将在氢能储存和运输等关键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都是中国化学科研院创新成果的缩影。中国化学科研院于2019年6月28日成立,作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直属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核心机构,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蹒跚起步到阔步前进的蜕变,接连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建设成为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激活“第一生产力”

  中国化学科研院紧盯技术卡点、堵点,审慎科学立项,把工业界的问题、学术界的思想、风险投资者的信念整合起来,坚持围绕国家战略,遴选能打响“中国化学”品牌并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技术产品。在高端聚烯烃方面,该院围绕聚烯烃细分领域开展立项研发,以产业化、商业化为目标开展研发项目选题;自主开发的可降解塑料新工艺已完成全部流程的开发;主导的固体酸催化酯化、醚化反应工艺开发项目,以开发绿色工艺及关键核心设备为重点。

  建立门径管理制度,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该院将研发全周期划分为小试、放大、中试到工业示范四个节点。一方面最大限度提高研发人员积极性,鼓励研发人员在小试阶段积极探索;另一方面在放大、中试和工业示范三个阶段,充分发挥战略咨询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充分考虑市场、知识产权、技术风险、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确保研发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破解人才密码 厚植“第一资源”

  中国化学科研院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他们成功破解了人才密码。人才规模、结构和质量更加适应科研院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机制更加规范有效,该院形成以科研领军人才为引领、专业技术骨干为支撑、青年后备人才为补充的“雁阵”人才梯队格局,成为集团公司有代表性的人才高地和创新中心。

  一是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引进海内外前沿领域、高端产品领域、满足国家战略重大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高层次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工作经验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二是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聚焦“两商”目标,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实施多元化人才使用机制。三是实施院士人选培养计划。

  用好改革利器 点燃“第一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三年来,中国化学科研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狠抓三项制度改革和研发管理改革,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一是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实施“一班两制”管理模式。该院经理层并行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班子成员任期制契约化改革的市场化改革路径,切实推动经营管理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能增能减。

  二是施行“一院两制”管理模式。该院建立完善市场化用工、薪酬制度,全面实施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推行全员市场化选聘,进一步激发市场稀缺性关键岗位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格落实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全员绩效考核制度,探索“一岗一薪、易岗易薪”机制,畅通市场化退出通道。

  三是建立基于项目的绩效管理体系。该院以团队业绩和科研成果为导向,对项目团队、成员和部门的绩效进行深度捆绑,将项目目标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该院打破科技研发“只摸石头不过河”的局面,将研发人员绩效工资占薪酬的比例提高到65%左右。

  四是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该院建立了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的利益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四个15%”“两个五年”激励政策;打造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采取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加快成果转化和激励兑现,实现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与企业应用精准对接;倡导知识产权、人才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

  五是内部挖潜、赛马识才,建立“双通道”人才成长路径。该院建立“平行竞争”的赛马机制,针对同一研发课题设计不同的技术路线和攻关路径,明确宽进严出标准,以签订责任状方式组织不同科研团队开展竞争性小试开发;通过技术岗位等级评定等机制,打通科研人员发展通道,让研发人员能够“稳下来”做科研。

  唯奋楫者先,唯变革者强。中国化学科研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发挥研发排头兵牵引作用,充分释放“科学家+工程师”模式创新潜力,持续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打造“两商”发展战略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

第八届全国石油和化工电气技术大会暨第七届石油和化工电气设计与应用论文大赛颁奖盛典召开

    中化新网讯4月16日-19日,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主办,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流程工业分会(以下简称:PIS)、北京森博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森康安科(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

2024-04-30     中化新网

石家庄市油漆厂: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金鱼涂料集团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施工、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油漆涂料企业,近年坚持知识产权强企赋能战略,不断加强研发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去年...

2024-04-30     中国化工报

中原石油工程探索人才共享新模式

  4月23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举行仪征化纤人才共享项目出征仪式,“人才共享”成为合作共赢的新尝试。

2024-04-30     中国化工报

中关村论坛发布10项重大科技成果

  4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上,正式发布10项重大科技成果。

2024-04-30     中国化工报

万华化学巴塞罗那研发中心启用

  近日,万华化学巴塞罗那研发中心启用。这是万华化学推进欧洲及全球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将推动公司快速响应下游客户需求、加强科学研究与创新。

2024-04-30     中国化工报

为陆上稠油高效开发开“药方”

  截至目前,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创新应用“钻完井一体化技术”投产47口新井,新投井峰值日产油量与同区块其他油井相比平均提高了98%,被业内专家称为陆上稠油高效开发的“药方”。  近年来,石油开发中...

2024-04-3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