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公益活动(以下简称“小小化学家”)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启动。即日起至7月20日,6~12周岁的儿童可前往中国科学技术馆报名参与实验活动。
图为活动启动仪式。
“北京是‘巴斯夫小小化学家’20多年前来到中国的第一站。我们很欣喜能继续与中国科学技术馆共赴夏日之约,为孩子们打开化学实验的大门,点亮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Marc Pötzsch在开幕式上表示,“巴斯夫愿继续以‘小小化学家’项目为纽带,携手志同道合的伙伴,持续丰富科普生态。”
中国科技馆副馆长、展览教育中心主任齐欣表示:“‘小小化学家’活动是中国科技馆和巴斯夫进行馆企合作,协同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实践。期待中国科技馆与巴斯夫能够持续深入合作,共同研发更丰富优质的科学教育内容,为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教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为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讲解。
“小小化学家”活动每年都会推出有趣的实验,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今年,巴斯夫推出全新实验“电池的奥秘”和“电解魔法探索”,为孩子们解析电池背后的化学原理,探索电解的多种应用可能。
原电池是几乎所有电池的基本模型。其原理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过电子在反应物之间的迁移,产生电流。它一般由正负电极与电解液构成。那么要点亮一个灯泡,需要怎么做呢?在“电池的奥秘”实验里,志愿者将引导孩子们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搭建有趣的原电池架构,感受电能的来之不易,并享受亲手点亮光的惊喜。
电解如同一场神奇的能量魔法,以电能驱动化学反应。它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电镀、电解水制氧气和氢气等。“电解魔法探索”实验将鼓励孩子们仔细观察不同溶液的电解反应现象,从而学习电解质、电解反应等基本的化学概念。
图为实验现场。
据悉,今年的“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还将陆续登陆湛江、上海等城市,为小朋友构建寓教于乐的科学实验空间。活动现场还设有电化学主题陈设,展示不同电池发展的历史、化学反应带来的电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抽象的电化学连点成线,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夯实基础。
20多年来,巴斯夫每年在国内举办“小小化学家”活动,为超过21万名学龄儿童创造了集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探索课堂。2025年恰逢巴斯夫在华140周年,巴斯夫表示,将持续推广科普教育,助力中国的少儿科普事业,让公众更了解化学创新的神奇魅力。
8月6日上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孤东油区的天空铺满薄云。指着孤东827P5井场西南角一组顶着“光伏板”的装置,采油管理四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注采管控岗员工胡建军介绍说:“这是凝热板,采用太空绿能加...
8月7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运动员齐聚蓉城,在35个大项、250多个小项中展开角逐。世运会被称为体育界的“创新实验室”,在为小众体育项目提...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厦门大学共同完成的“光/磁异质纳米材料的精准合成及传感研究”项目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在光/磁异质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与传感应用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螨害是我国农作物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覆盖华南、华中、华东等六大农业主产区,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威胁耕地面积超1亿亩,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由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和国家能源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煤电烟气变压吸附碳捕集技术,近日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翰逸神飞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关键催化材料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