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指出——化纤业需加大与工互网融合力度

  中化新网讯“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极有可能成为化纤企业竞争的分水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在9月25~27日举行的第29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暨第10届中国碳谷碳纤维产业大会上如是说。与此同时,多位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出,数字化、智能化对于化纤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化纤企业要在与工业互联网实现交融发展方面下大力气。

  端小平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通过人、机、物互联与要素、产业链、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将推动形成全新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并将加速与新型产业结构融合。所谓新型产业结构,分为中心企业和外围企业。目前纺织行业已涌现出优衣库、扎染、安泰等一批中心企业,各自的供应商则是他们的外围企业。未来,如果这些中心企业能实现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协同发展,将会进一步稳固其市场地位。因此,大型化纤企业应充分接触并利用工业互联网,努力使自身成为中心企业;中小型化纤企业要擅长借助产品开发的优势融入工业互联网,努力使自身成为核心外围企业。他还提醒道,化纤企业在积极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同时,要注意规避风险。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持相同意见。她认为,数字技术和实体技术深度融合是未来纤维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数字化将引领纤维产业原材料、加工制造、回收与再利用变革式发展,这既将成为高端化纤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又是我国由化纤大国向化纤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

  朱美芳还谈道,智能化、数字化有助于化纤产业搭建可视化表征平台,加速高性能、多功能、生物质纤维等领域科研成果的应用进程,推进化纤产业转型升级。她进一步解释说,在线可视化表征系统可将有价值的数据进行标识并构建数据库,还可开展纤维结构设计等工作。这将为提升全球功能纤维的研发和工程技术水平以及为我国由化纤生产第一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一定理论基础。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利用纤维热拉工艺制备出微型柔性聚合物纤维,并配备光电微器件、微流体和电极等,进而植入大脑和肠道来解析脑肠互动机制。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德武表示,未来吉林化纤的发展要着眼于持续推进人造丝、腈纶、竹纤维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这其中包括要持续创建“4G”绿色体系,即绿色需求、绿色能源、绿色原料、绿色产品。

相关推荐

AI驱动石化行业智能“跃迁”

人工智能(AI)技术已成为工业领域提升效率、质量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全球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机发布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广东华欣材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欣材创)联合发布全球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该设备可应用于新材料的中试研发和小批量生产,推动我国高端新材料研发。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艾瑞咨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场将达1.76万亿元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对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市场、供给市场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与机会。报告认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在2025...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开展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得知,为做好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今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第三批试点工作。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全国首批AI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颁发

“证书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官方认可,更让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方向。未来我将继续深耕技术,助力行业创新。”近日,南开大学2024届本科生李欣在天津南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拿到了编号为001的人...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数字中国建设成果丰硕

4月28日至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峰会设置开幕式、主论坛、20余个分论坛以及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等特色活动,发布70余项成果,全面呈现我国在数字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应用、数据资源...

2025-05-0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