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4日,记者从东营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炼化企业数量、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和石化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的山东东营市,正在全力建设现代化亿吨深水大港。
东营现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304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6830万吨,占全省产能的37.2%、全国的7.1%。
东营港作为山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东营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核心依托和海洋资源开发的服务基地,更是山东省原油运输的重要通道。其腹地覆盖四市42家大型炼化企业,年液体化工品运输需求超2亿吨。同时,东营港还承担年1300万吨海上油田原油上岸任务,远期将达1800万吨。这种“炼化集群+能源基地”的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环渤海油品及液体化工品运输的特色枢纽。
东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燕飞介绍,围绕构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东营市正在加快推进10万吨级、25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集群建设、加速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力争2030年打造起东营能源资源现代化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翻番,为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打造现代化亿吨大港需要持续加大港口设施建设。东营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志军介绍,总投资50亿元的4个10万吨级液化泊位及东营港10万吨级内外航道工程建成投用,助力港口吞吐量实现快速增长。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正在加快实施,计划今年下半年达到靠泊条件,填补东营市无超大型码头的空白,远洋超级油轮可以直航东营港,显著增强进口原油接卸能力,有效降低周边石化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加快推动东营港区北防波堤7#液体散货泊位、三突堤7#液体散货泊位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满足腹地企业对低温乙烯、丙烷等液化烃的运输需求。
据介绍,东营港还将加快完善集疏运物流体系,总投资48.32亿元的东营港海铁联运项目加快建设,其中集装箱码头、10万吨级通用泊位已投用,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将于明年上半年建成,真正打通东营港海铁联运大通道;推进原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实现市域炼化企业全覆盖;尽快推进总投资超5亿元的疏港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疏港条件,加快形成公铁海管多式联运体系,全面提升港口向陆辐射、向海通达能力,构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
8月12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2025聚碳酸酯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理事长何盛宝表示,当前聚碳酸酯(PC)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要通过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破局“内卷...
8月12日,商务部发布初裁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日本的进口卤化丁基橡胶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终止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被调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根据公告,自2025年8月14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8月...
8月7日以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截至8月9日12时,灾害造成13人遇难、30人失联,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灾害发生后,石化央企迅速集结,紧急投入抗洪救灾主战场。 ....
8月9日,宁夏石嘴山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勤龙率考察团莅临华昌集团,就化工产业发展、项目合作等事宜展开交流与考察。 华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光耀陪同考察团参观了华昌集团展厅并介绍集....
美国将继续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按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