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良是中石化经纬公司胜利地质录井公司新疆录井部SL273录井队的队长,在一线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用巧方法、小窍门解决了上百个生产难题,把超深井干成“功勋井”,把难点井干成“样板工程”。
解决气路堵塞难题
17年前,李继良走进录井队,先后在钻井地质工、仪器技术员岗位上学艺,打磨技能,由易到难边学边干。他能吃苦脑子又灵,把师傅教的都记在脑海里,把所有的流程都默默融化在心间,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气测录井室外的防堵器,其作用是防止泥浆进入气路损坏室内设备,但由于核心部件为铁质,易生锈的锈渍易诱发气路堵塞。有一天,他为防堵器来回清理了七八次,又累又恼火:“它不能防堵,倒是挺堵心的。”
防堵器的核心部件易生锈,那就用其他材质替代。李继良先后用塑料及各种木头试验。塑料过轻,且耐磨性较差;杨木等浸泡后膨胀严重,还风干开裂,都不适合。多次试验后,他发现枣木是最好的替代品,最终报废的防堵器重新“上岗”。这是李继良的第一个创新成果,还获得了公司“五小”成果二等奖。
管线温度实现自主可控
北疆冬季,气温低至-30℃。室外录井气管线易冻堵,大家紧贴管线加装一根加热带,但是温度不好控制,容易将橡胶管线加热变形。
“如何将温度控制合适?”李继良在仪器房琢磨着。入夜,气温下降。他突然听到“咔哒”一声,身后的电暖器亮起运行红灯,开始加热。他立马起身盯着电暖器,十几分钟后,小灯变暗,加热停止。
这不正是温控装置么。他将思路分享给项目团队,购买了温控开关加装到加热带后,问题迎刃而解。
遇到难题时,李继良总会简短地说:“把问题摆出来,把办法想出来。”然后熬夜翻阅专业书籍,白天在现场研究,直到问题解决他才罢休。
把超深井干成“功勋井”
永3-侧平1井是永进区块的第一口重点超深探井,采用油基钻井液进行施工。如何分清是岩屑本身含油还是沾染了钻井液,成为摆在李继良面前的一道难题。
“困难再多,嚼嚼也就咽了。”李继良表示。他将难题细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清洗岩屑,二是区分真假油气显示。
为了清洗被钻井液“油膜”包裹的岩屑,李继良用正己烷、四氯化碳和自己配置的洗洁精,逐个试验清洗效果,连续3个小时试验,佩戴的橡胶手套都能倒出“水”来,一双手整整蜕了一层皮。
李继良最终排除了正己烷,否定了洗洁精,选择了能清洗掉90%以上油膜的四氯化碳,完成了全井1000余包染油岩屑的清洗。他还通过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分析出钻井液油膜的性质为中质油,而岩屑中的真实油质为轻质油,以此区分并落实了良好油气显示。该井投产后,日产油54.7吨、天然气2万立方米,被称作永进区块“功勋井”。
这些年,李继良通过创新解决了很多难题,把超深井干成“功勋井”,把难点井干成“样板工程”,精准完成100多口井的地质录井施工任务,异常预报及时率、准确率始终保持100%,累计建立近9万米的地质剖面,符合率96%以上,以精湛的技术获得甲方高度认可,荣获建功立业三等功。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建成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的设计温度最高为450℃,设计压力最高60MPa,具备模拟极端现场工况的能力,不仅能够精准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极端环境,更为高温高压球阀及...
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北化工建材设计院、山东金海钛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含硫钙废弃物协同处理新技术及硫磷钛钙锂联产生态...
反式乌头酸是一种食品安全的六碳不饱和三元羧酸,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和新一代生物基增塑剂。传统生产方式中,反式乌头酸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含量低,分离纯化成本高;而...
6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京发布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教授启动了发布仪式,张霖宙教授代表研发团队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史权教授介绍并回顾了平台30年来基础...
6月27日,由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三十周年交流暨石油分子工程前沿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超过30个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共同回顾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发...
中化新网讯6月25日-27日,2025中国磷化工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磷系新能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和首届磷产业数智化技术装备展示展览交流会同步在湖北宜昌召开。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全宏在会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