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2050碳中和路线图出炉

  10月19日,在经过漫长的准备和磋商后,韩国政府宣布,已经确定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政策路线图,其重点是限制用于发电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的消费,并将内燃机汽车替换为氢动力汽车和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韩国总统委员会采纳了两份碳中和最终路线图,两份路线图都呼吁停止使用煤炭发电,以实现205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

  灵活实现碳中和

  据韩国总统委员会的一位高级官员表示:“这两份最终确定的碳中和路线图是今年8月份公布的三种2050年碳中和方案的修订升级版。”此前,韩国公布的三种方案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韩国的碳排放分别减少96.3%、97.3%和100%。这引发了企业和环保组织的批评,称其“对产业构成威胁”或“牵强而不明确”。面对批评,韩国政府最终将这三种方案修改为两种路线图,以“灵活的方式”实现碳中和。但最终确定的路线图不太可能同时满足企业和环保组织的愿望。

  据悉,两份碳中和路线图的目标都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但它们在电力供应、交通运输、氢和碳捕获等领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第一个路线图旨在取消所有使用煤炭、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火电生产,以实现发电行业零排放。第二个路线图呼吁废除燃煤发电,但将保留液化天然气作为灵活的发电燃料。然而,第二个路线图寻求提高碳捕集和储存以及直接从空气捕集碳的能力,以完全中和天然气发电厂的碳排放。该官员表示:“根据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坚定目标,韩国将在这两个路线图的基础上,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

  此外,作为到2050年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和实现碳中和的努力的一部分,韩国总统委员会还确定了一项计划,大幅提高其到203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此前韩国计划将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2018年相比减少26.3%,此次将目标提高至减少40%。韩国总统文在寅在碳中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也保证,明年预算支出中,政府将投入12万亿韩元(约合650亿元人民币)用于减排项目。

  碳排放将大幅减少

  针对外界关注的碳中和减少额,该官员表示:“根据第二个路线图,到2050年,发电行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将达到2070万吨,比2018年的2.696亿吨减少92.3%,但所有排放都将被有效捕获和存储,以实现零排放。”

  根据这两份路线图,到2030年煤炭发电和液化天然气发电在韩国电力结构中的比例将分别降至21.8%和19.5%,2018年占比分别为41.9%和26.8%。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份额将从2018年的6.2%跃升至2030年的30.2%,而核能将从2018年的23.4%小幅升至2030年的23.9%。这位官员表示:“一些燃煤电厂将被改造成液化天然气发电厂。”

  在交通领域,第一个路线图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97%以上的车辆为氢动力汽车或电池驱动的汽车。第二个路线图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85%的车辆为氢动力汽车或电池驱动的汽车,剩下的内燃机汽车使用环保燃料。这些燃料产生的碳排放将通过直接的空气捕捉能力来中和。该官员表示:“2050年韩国交通领域最多将排放9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18年的9810万吨减少90.6%。”

  另外,这位官员称,包括炼化行业在内的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2018年的2.605亿吨减少至2050年的5110万吨,减少幅度达80.4%。这位官员表示:“随着全球推动碳中和,石油需求预计将下降,韩国成品油产量将逐渐减少。未来几十年,韩国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将面临重大调整。”

  产业界仍存疑

  尽管韩国已完成碳中和路线图,但韩国学术界和私营行业一些人士对政府的新目标,尤其是2030年的减排目标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新目标没有反映出实现目标所需的设施和技术开发所需的准备工作,也没有准确预测成本。许多行业协会认为,韩国政府的决定并未真实反映行业立场,且目前可再生能源供应尚不可靠,政府扩大减排目标恐造成就业和生产低迷。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称,韩国政府于今年5月成立碳中和委员会,短短5个月并未充分与社会进行协商,也未分析对经济和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单方面作出该决定,对此深表遗憾。政府未公开企业中长期需承担的经济压力等估值。该协会对政策的不确定性感到忧虑。该协会认为,突然扩大减排目标恐引发企业新建和增设生产线被迫停摆、企业出走海外以及工作岗位减少等问题,会对国家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该协会呼吁政府广泛倾听各行业意见,制定更为合理的碳中和路线。

  此外,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中小企业中央会和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纷纷发表立场,反对政府这一决定,呼吁制定避免给行业、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的配套扶持政策。截至发稿时,韩国化工业界企业尚无针对此事的官方说明。近期,SK创新、LG化学等韩国重要化工企业均在密集部署氢能、太阳能相关可再生能源项目。


关键字:碳中和
相关推荐

天大教授发表研究成果:源头减碳与后期除碳需双管齐下

近日,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超教授等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自然综述:清洁技术》期刊发表题为《规模化碳移除不应以推迟减排为代价》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指出碳中和发展应分别设定源头减碳与后期碳移除...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第三届青年碳中和创新大赛收官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

2025-06-27     中国化工报

冀东油田通过第三方碳中和认证

6月4日,冀东油田陆上作业区顺利通过第三方碳中和认证,成为中国石油首个获得碳中和认证的采油厂级单位。

2025-06-17     中国化工报

苏美达能源携四款创新型、高性能组件亮相上海SNEC展

6月11至13日,备受全球瞩目的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SNECPV+在上海开幕,苏美达能源全面展示了其在产品、工程、运营及碳中和四大板块的专业能力,赢得了广泛关注。本届上海SNEC展会,苏美...

2025-06-16     中化新网

碳博会助力企业“绿色出海”

6月5日至7日,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举行。碳博会上,“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出海系列活动”首次全景亮相,以多种形式为企业破解出海痛点提供绿色方案。

2025-06-13     中国化工报

“碳”索循环创新之美

基材在胶粘剂中充分浸润并烘干,花一两分钟热压成型,然后组装,简简单单三个步骤,一个轻巧简约的箱子就做出来了。6月5日下午,参加巴斯夫“碳中和与循环创新”媒体工作坊的记者们,也在互动游戏中,成为时尚简约...

2025-06-07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