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30日,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用“五个新”概括了数字经济取得新的进展和成绩。
第一个“新”是数据基础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把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系统布局,按照这个文件部署各部门相继配套出台文件,像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数据资产管理等政策作出具体规定,各个地方也在不断探索,促进了相关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数据企业也在不断涌现。
第二个“新”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我国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实现了广覆盖、高速率、低费用,既方便了广大百姓能够获得非常实在便捷的网络服务,也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截至2023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算力总规模达到了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第三个“新”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新成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上升,像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这些数字技术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加速涌现。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3%、80%。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第四个“新”是数字赋能公共服务收获“新进展”。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90%以上政务服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到了4.14亿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连接了近52万所学校,辐射近1900万名教师、近3亿人在线上进行学习。
第五个“新”是数字经济治理实践迎来“新变革”。数字经济领域法治体系逐步健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继出台实施,也制定了促进平台经济、数据跨境流动、重要数据保护等方面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法治保障。
7月18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3000米级超深水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实现首次应用,设备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日,由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总承包的福建海辰化学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己二腈及原料配套项目数字化交付平台建设与实施项目启动暨工作部署会召开。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秘书处牵头组织60余家企事业单位编制的行业标准《石化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HG/T6346—2025)于...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的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定发布,经企业申报、地市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信息)等...
7月12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首批进口设备运抵古雷石化园区施工现场。据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仓储物流经理周传友介绍,目前项目土建框架已基本完成,随着设备陆续进场,项目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