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产生十几亿吨的玉米芯、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由于其结构复杂,难以实现有效降解和利用。如何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是目前探索的难题之一。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姜岷教授团队等人通过设计不同功能互补的人工双菌共培养体系,可以将玉米芯、秸秆等低劣生物质转化为燃料丁醇、琥珀酸等生物燃料和有用化学品。
通过CBP从木质纤维素生产有用化学品的人工混菌体系构建示意图
“目前国际上多数研究是将木质纤维素(比如玉米芯、秸秆等)进行预处理(加酸或加碱等)后再进行生物转化,成本较高;或者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单个菌株实现木质纤维素降解和有用化学品合成,这就导致菌株的代谢负荷过重、木质纤维素降解转化效率低等问题。”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博士生陆家声介绍。而姜岷团队通过设计和构建人工双菌共培养体系,实现两个菌株相互协作,其中一个菌株负责将木质纤维素水解成单糖【木质纤维素(玉米芯)通常是以聚合糖的形式存在的,而大多数菌只能利用单糖,因此要将聚合糖水解成单糖(还原糖)】,另一个菌株负责将单糖转化为琥珀酸,从而实现了从木质纤维素直接得到较高产量的琥珀酸。日前,该成果发表在SCI期刊《ACS可持续化学与工程》(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
“对这一双菌共培养体系发酵过程作进一步优化,就可以实现直接利用木聚糖合成32.50 g/L琥珀酸,收率达0.39 g/g;此外,这一双菌体系可以直接降解80 g/L未处理的玉米芯合成12.51 g/L的琥珀酸。”姜岷教授表示,这一研究成果可以将难以降解的玉米芯转化为琥珀酸,而琥珀酸可广泛用于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同时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解毒剂和用于合成镇静剂、止血药、抗生素等,用途非常广泛。
根据同样的设计原理,姜岷教授团队通过从自然界天然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菌群中筛选、鉴定了两种核心功能菌株,并构建一个功能互补的人工双菌体系,成功实现了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合成燃料丁醇。“对这一双菌体系发酵过程进一步优化,最终,该双菌体系可直接利用木聚糖【半纤维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半纤维素是木质纤维素的成分之一】合成13.28 g/L丁醇,并可直接利用未经任何化学或生物处理的玉米芯合成7.61 g/L丁醇,收率达0.12 g/g。”这一研究近日发表在《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上,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信丰学教授介绍。
姜岷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可为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等低劣生物质合成有用化学品提供理论指导,比如农村中难以降解的秸秆、餐厨垃圾、废弃塑料等,通过混菌体系(多细胞体系)的合理设计和构建,可实现将其转化为有用化学品。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性能上的瓶颈,研制出了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其性能指标比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直接提高...
在陶瓷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进程中,材料的透明性和雾度是衡量其品质与应用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气相二氧化硅(气硅)作为一种性能独特的无机纳米材料,凭借其极小的粒径、高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分散性等优势,在陶瓷...
8月11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天津集成完工,进入测试验收阶段,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关键节点柔性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加快培育发...
山西是资源型经济省份和碳排放大省,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重大。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催化反应工程团队段学志教授、曹约强特聘研究员基于吸附构型匹配策略在炔烃加氢催化剂创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兼具表面Pd1Sb2三原子位点与近表面Pd位点(Pdns)的PdSb金属间化合...
中化新网讯8月6日至8日,以“生物工程塑造未来产业”为主题的第二届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齐聚,共同探讨生物反应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