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发布

  中化新网讯 近日,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明确了该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全面系统构建了促进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五十四条,包括新能源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产业链建设要素支持、产业发展创新生态、产品应用和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内容。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条例》要求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加强对新能源产业促进工作的领导,将新能源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工信部门负责规划、实施、协调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促进工作;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提供专业支持;支持发挥行业协会、各类组织和个人的作用。

  《条例》特别强调了新能源产业链建设,包括太阳能、氢能、风能、动力电池、新型储能、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并提出将建设新能源产业基础数据库,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条例》要求有关部门定期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指南,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并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推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建产业链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副处长刘思明指出,县级出台条例是国内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在政策体系、管理机制方面的一个积极进展,对县域内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先行先试的示范意义。“文件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县域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条例,有利于落实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刘思明说,“其中,建立新能源产业发展专家咨询机制、建立新能源产业基础数据库等亮点值得关注,体现了政府应对快速变化的新能源市场的新思路。”

  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许程伟说,“工信局将落实条例要求,从新能源产业体系构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他表示,在产业体系构建方面,工信局将重点进行编制规划、政策研究、梯队培育、品牌培育和回收利用等工作;在科技创新方面,将定期发布新能源产业基础领域技术攻关指南,并推动建立校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编制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在推广应用方面,将编制产品清单、建设服务平台、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据许程伟介绍,2023年,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681亿元,整车产量67.8万辆,全省占比70%,实现同比增长97.3%;产业集聚度位居全国第4,投资热度全国第一;新能源整车见车率、充电见桩率、光伏见板率迅速攀升,已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相关推荐

广东推动绿色循环项目发展

近日,广东省公布2025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绿色循环发展)项目计划(简称“项目计划”)。此次专项资金分配覆盖全省多个地市,涉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粤港清洁生产伙伴项目奖励、推动...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上游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技术不成熟—— 多维协同,解绿氨发展之困

当前,合成氨行业正迎来绿色转型契机。在日前举办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发展绿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上游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技术不成熟,绿氨产业链发展面临瓶颈,建议多维协同推动绿氨产...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清洁氢标准优化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联合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发布了《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实现氢的气候效益最大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广西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31日,广西印发《加快推动广西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要以“风光统筹、灰氢过渡,打造氢能干线走廊,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安徽发布绿色低碳产品技术目录

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及供应商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以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赛迪顾问:电化学储能产业潜力巨大

日前,由赛迪顾问编制的《2024年中国新兴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发布,其中指出,随着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逐年上升,行业对于新型储能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其中,电化学储能产业体系日趋完...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