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速“人工智能+新材料”发展

中化新网讯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3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北京“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材料研发服务业态培育取得积极进展,发布新一代物质科学大原子模型,研发10个(套)以上垂类模型和自主核心软件,形成15个人工智能赋能的标杆性新材料产品,实现应用示范。

《行动计划》提出五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实施融合创新源头攻关工程、实施新材料数据基础设施构筑工程、实施新材料智能实验室建设工程、实施新业态培育工程、实施创新生态提升工程。

在实施融合创新源头攻关工程方面,《行动计划》强调,要支持材料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基础研究,加快材料科学理论突破和前沿新材料发现。其中特别提出,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开发一批人工智能赋能的标杆性新材料产品,在电池材料、催化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特种合金等细分领域,研制一批高性能的关键新材料及器件,强化新材料自主保障能力和领先优势;在高温超导、超材料、低维碳材料等前沿领域,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

在实施新材料数据基础设施构筑工程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服务门户,建设材料数据标准体系。一方面要响应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定材料数据相关标准规范,引导材料数据可信流通交易;另一方面将围绕重点产业新材料发展需求,依托高校院所、创新主体以及材料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机构,支持建设一批新材料智能实验室,逐步开展研发模式创新。

围绕实施新业态培育工程,《行动计划》强调,要培育一批专业化市场主体,探索新材料研发服务新模式,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具身智能等技术在新材料研发生产制造全流程的赋能应用,贯通新材料制造全流程智能化,辅助材料制造工艺优化改进,培育新材料智能制造新业态。

《行动计划》还提出,北京市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强“人工智能+新材料”人才多元梯次培养。鼓励高校院所设置材料基因工程、材料大数据等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培养跨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组织校企精准对接、产教融合,推进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开发等多层次人才有机联动,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推荐

松江经开区:科创赋能擦亮“金字招牌”

“依托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综保区两块‘金字招牌’,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放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品牌影响力,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提升了跨国公司在松江投资的信心,让本土企业在松江发展更‘舒心’‘安心’...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抚顺高新区:焕新“老家底” 竞逐“新赛道”

“覆盖全系列特种油蜡产品的‘油蜡联产’产业链加快形成,助力传统炼油向高端新材料制造跨越式升级……”3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抚顺高新区链主企业——抚顺石化公司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的新闻...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普湾经济区“一业一策”推进产业建圈串链

作为大连“三个向北”重要承载区、金普“双湾联动”重要承载地,普湾经济区把支持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重中之重。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嘉兴港区项目建设春潮涌

一年春作首,项目建设忙。开年以来,嘉兴港区在大干、快干、实干的热潮中奋勇争先,以时不我待的拼劲抢进度,以攻坚克难的韧劲破难题,力促项目建设再提速、产业发展再增效,全力奋战“开门红”。1至2月,嘉兴港区...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大庆高新区举办DeepSeek科普大讲堂

为推进人工智能在数字政府中的应用、深化高新区能力作风建设,日前,大庆高新区组织开展DeepSeek科普及应用业务大讲堂,大庆高新区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干部职工及辖区内民营企业代表270余人参加培训。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扬子石化:智慧工厂红利持续释放

​3月5日,走进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塑料厂塑料智能包装库,装车区外墙大屏上的一串红色字母和数字格外引人注目。不远处,橘色托盘上的塑料产品正从智能库的出库区输送到装车站台,经...

2025-03-1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