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人类工业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化学品就是硝酸铵。1947年4月16日,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部的得克萨斯城发生了一起史无前例的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近600人死亡,超过5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浩劫之一。2020年发生在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的硝酸铵爆炸事故几乎将整个港口夷为平地,再一次给世人发出了严重警告。
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硝酸铵的认知存在盲区以及管理缺陷。近年来,我国在硝酸铵安全风险管控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得掉以轻心。因此笔者建议,要采取相关措施,强化硝酸铵生产和使用企业的安全管控,提升硝酸铵的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开展行业专业指导。帮助指导硝酸铵生产企业全面开展隐患排查,规范制定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有效提升硝酸铵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实行淘汰机制,对于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满足要求、硝酸铵储存量超过标准要求的企业由各地督促限期整改。积极推进固体硝酸铵库房改为硝酸铵溶液储罐的“固改液”项目,采取“直产直装”“零库存”运行等措施减少储存量。
二是建设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强,鼓励企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硝酸铵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智能化监测和预警水平。
三是需改善硝酸铵惧怕高温、高压或猛烈撞击的特性,从源头发力根除危险。目前,我国硝酸铵生产企业均已实现管式连续化生产,生产过程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在此基础上要探索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技术措施,规范被污染硝酸铵回收处置,淘汰常压中和法硝酸铵生产工艺(特定项目除外)。同时,应强化硝酸铵替代、减量技术,对使用硝酸铵作为氮源的生物发酵工艺、使用硝酸铵为原料生产烟剂制品与硝酸硫胺原料药的工艺逐步进行原料替换。
危险化学品安全没有“万无一失”,只有“一失万无”。唯有汲取事故教训,将其转化为安全保障措施,从事故应对向风险预防转型,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作者均系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
日前,《濮阳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获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全票通过,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河南省首部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有了这个装置,咱们不用登高,几分钟就轻松架起10来条线路。”近日,在胜利工区义196井施工现场,经纬公司胜利地质录井公司SL223队队长王志彬转动“免登高作业安全一体化安装架”摇把,把循环罐区绑扎...
近日,福建省工信厅在漳州举办全省化工建设工业安装工程质量监管业务培训班,工信系统、各化工园区管委会及部分化工企业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