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初,吉林化工学院4555名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已经达到87.1%,好于历年同期水平,属全国较高水平。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是吉林化工学院锚定的发力点之一。
落实部署
吉林化工学院党委开展高密度、高强度调研,调度就业工作,全力落实党中央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让学校长期以来的就业市场建设成果和近期“访企拓岗”活动成效更好地惠及广大毕业生,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感觉今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条件和待遇都很好。我几乎没怎么犹豫,在去年10月就签约了厦门天马。这家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很高兴能在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就业,我对企业提供的待遇比较满意。”该校电子信息专业2023届毕业生于东胜感慨道。
正向传导
吉林化工学院在就业工作中,推行“就业一把手工程”“谁培养、谁负责”等工作办法,引导全员、全过程参与就业,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就业工作压力正向传导,收获了自下而上的工作信心。
该校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索忠源介绍:“只要有时间,每次大型招聘会我都会去转转,跟企业聊聊。我们还要求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都多跟招聘企业接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各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情况,找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切入点。”
以学正风
在就业工作中,吉林化工学院坚持求真务实,与各基层单位签订就业统计工作承诺书,严格执行各类诚信工作要求,强化就业数据统计工作职责和核查力度,坚决杜绝就业数据“掺水”。同时,学校对就业困难特殊群体开展有温度、有力度、有准度的帮扶工作,实施配备“一对一”就业指导教师、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包保等有针对性策略,有效帮扶就业。
该校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桂莲指出:“2023届就业季的前半段,由于疫情原因,线下招聘活动很难开展。但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院在3月初毕业去向落实率就达到了70%。在可以开展线下招聘活动以后,我们只用了一个月,毕业去向落实率就超过了90%,化工类人才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5%。多年来,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很多都成为石油化工领域的专家、生产与管理一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专业对口率达80%。”
打好硬仗
据吉林化工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韩宇洋介绍,2023届毕业生就业季启动之前,基于对就业形势的分析,招生就业处及各教学单位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学校也给予了就业工作更加有力的支持。虽然今年学校为了集中资金支持新校区建设,计划削减各项日常工作支出,但仍然大幅提高了就业工作经费。学校领导还多次在关键节点指导、约谈落后单位,促进了就业工作开展。
截至6月初,吉林化工学院4555名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已经达到87.1%。毕业生大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就业学生中从事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68.25%,制造业行业从业比例为64.09%,高度契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社会需求。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紧进行未就业群体帮扶工作,特别是特殊群体的未就业帮扶,并对当前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进行逐条审核,同时着手开展2024届毕业生就业准备工作。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建成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的设计温度最高为450℃,设计压力最高60MPa,具备模拟极端现场工况的能力,不仅能够精准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极端环境,更为高温高压球阀及...
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北化工建材设计院、山东金海钛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含硫钙废弃物协同处理新技术及硫磷钛钙锂联产生态...
反式乌头酸是一种食品安全的六碳不饱和三元羧酸,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和新一代生物基增塑剂。传统生产方式中,反式乌头酸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含量低,分离纯化成本高;而...
6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京发布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教授启动了发布仪式,张霖宙教授代表研发团队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史权教授介绍并回顾了平台30年来基础...
6月27日,由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三十周年交流暨石油分子工程前沿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超过30个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共同回顾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发...
中化新网讯6月25日-27日,2025中国磷化工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磷系新能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和首届磷产业数智化技术装备展示展览交流会同步在湖北宜昌召开。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全宏在会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