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天津大学张雷和齐海山团队采用生物合成方法制备出贻贝仿生多功能蛋白材料。该材料具备高黏附、抗菌污、防雾等特性,可作为医疗设备和体内植入器件的“超级涂层”。
该涂层兼具黏附、抗污抗菌、防雾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四大特性,在生物医学和制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显示,新材料对多种医用材料均具有强大黏合性,该材料涂层能够抵抗95%以上细菌和细胞黏附,抗菌性突出。在热蒸汽环境下,该蛋白涂层涂覆的玻璃基板仍保持高透光率,展现出优异的防雾性能。此外,该涂层还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应用这种蛋白涂层的医疗器件进入人体内有望克服免疫排异反应。
人体体内环境敏感复杂,对体外“侵入物”常常会迅速产生激烈反应,这些都极大影响了治疗的有效性、准确性和患者康复效果。贻贝在海洋中随处可见,它们大片大片地黏附在海水下的岩石、船体、缆绳、漂流瓶等固体表面上,既不受海洋中污物和微生物侵蚀,又能对抗风浪的冲刷。天津大学张雷和齐海山团队受贻贝黏附特性的启发,针对贻贝足丝黏附蛋白开展研究。
他们采用生物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出贻贝仿生多功能蛋白材料,能够简便快速黏附在医疗设备表面,且兼备抗污、抗菌、防雾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性,有望成功破解当前医学界面临的重大瓶颈,填补该领域的空白。目前,这种“超级涂层”已经申请国家专利。
8月21日,记者从在咸阳市召开的一届二次年会暨地方标准审查会上获悉,陕西省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陕西氢能标委会”)围绕氢能产业需求,在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服务企业创新等方面取得显...
近日,茂名石化“一种制备高粘度指数聚α-烯烃的方法”获得美国专利局授权。该专利是茂名石化mPAO(茂金属聚α-烯烃)技术首次获得国外授权专利,也是该公司第二件获得美国专利局授权专利。
8月18日,吉利创新中心二氧化碳(CO₂)加氢制甲醇千吨级中试项目在山东枣庄中试基地开车,标志着吉利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和工艺包核心技术实现自主迭代升级,也为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奠定基础。
近日,由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主要参与修订的《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标准》(GB/T22030—2025)正式发布,这是东北销售首次参与产品类的国家标准修订。
8月16日,戴厚良、徐南平、谭天伟、王玉忠、张平祥、涂善东、元英进、吕剑、高雄厚、应汉杰、黄和等十余位院士以及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工业大学,围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高水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