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8月8日,主题为“电池材料 赋能未来”的八角湾创新大会在山东烟台闭幕。电池材料领域的专家提出,材料和化学体系创新是提升电池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电池技术与市场应用的创新发展,对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加快材料化学体系创新,推动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锦表示,电池材料已成为化工新材料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之一,对推动我国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快电池材料产业的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先进电池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目前美、欧、日等地竞相加大电池技术投入,部署系列计划和项目,推动电池产业发展。”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技术总师史冬梅表示。例如,美国今年2月发布的《建立一个强大而有弹性的美国锂电池供应链报告》提出,锂电池储能将是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锂电池将为未来50年内制造的大多数车辆提供动力,并对军事系统、电网以及各种消费、医疗和工业电子产品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表示,电池是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的关键技术,其中储能电池是调整风光发电、大规模储能的最佳选择之一;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被认为是推进碳减排的有力手段;特种电池是武器装备和航天飞行器的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动力锂电池需求量持续攀升,也给上游原材料供应链带来新机遇和新需求。专家表示,电池产业要逐步从结构创新发展到材料体系的创新,加速推动锰基正极、单晶三元、硅基负极等新材料产业化,为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活力。
目前电池体系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铁镍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主流,具有技术成熟、能量密度高等优势,但是也存在材料成本高、安全性问题等情况。陈军表示,电池要走向应用要有综合性价比,包括平衡容量、能量密度、供应密度、寿命、充电循环性能、成本、安全等多个方面。
“现有的电池体系一般都是基于无机电极材料,存在制备过程复杂、无机矿物资源受限、不可再生、回收难度大等挑战。”陈军表示,有机材料是材料化学最具活力的创新领域,开发有机电极材料有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过,现阶段有机电极材料则存在电解液中溶解度高、电导率低、工作电位较低、活性位点利用率较低等问题,需要通过电极材料分子设计、电解液优化等途径来逐步解决。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李春忠教授、陈龙教授团队联合宋震教授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电解液溶剂化结构中均匀的电子云分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
6月24日,川金诺发布公告称,根据该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和现阶段发展需求,该公司拟将“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年硫黄制酸项目”“广西川金诺新能源有限公司10万吨/年...
6月18日,内蒙古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拟投资10亿元建设3000吨/年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
近日,从贵州锂想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传来消息,随着公司电池级碳酸酯项目正式投产,锂想时代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已投产的生产电池级碳酸甲乙酯和电池级碳酸二乙酯的企业。
近日,郑州一安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TOMYA硅基纳米结构新材料,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领域取得突破。该材料具备的超强隔温耐火功能可解决动力电池、储能因热失控、热扩散导致的起火和爆炸等行业痛...
中化新网讯近日,三孚新科发布公告表示,拟在江西省龙南市建设高安全干电极电池关键材料及高频电子信息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 上述项目预计总投资为6.2亿元,拟在江西省龙南市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