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公司员工透过电子显示屏查看生产现场情况
首台空气悬浮风机顺利投入运行、首套引发剂连续滴加技术(CiD)成功投用、首个氯乙烯合成气在线分析系统投入使用……今年以来,一批又一批先进设备身披数智化“彩头”,逐一亮相北元集团。近些年,该公司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快速延伸“数智链条”,源源不断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输送强劲动能。
加快智能装备应用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加快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应用,全方位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走进电石装置冷却棚,笔者看到一部行车正在电石锅上方稳住夹石器,主钩稳健落下,对准电石锅、收钩夹紧、缓缓吊起,之后又将电石锅整整齐齐摆放在地面上……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不禁让人暗暗叫绝。
行车工祁怀一边操作一边感慨:“智能行车有效解决了岗位员工长期攀爬行车、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作业的问题,减少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无独有偶,笔者走进该公司助剂卸车现场,在一台叉车的默契配合下,不到20分钟,一托一托助剂便被快速平稳地从车上卸入库房,与以往卸货相比,节省了足足40分钟时间。
“生产运营自动化、标准化、精细化,让一线工人摆脱了过去靠经验干的传统模式,保障了装卸、运输、储存、领用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库管员杨兴宇介绍说,自动化为设备装上“智慧大脑”,更“聪明”的车间不仅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而且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
打造智能工厂新体系
在北元集团生产集控中心,硕大的电子显示屏上,生动的3D画面显示着生产一线岗位人员的巡检路线,格外引人注目。
“员工遇到险情时,可一键发出SOS信号,后台管理者就能结合实时位置,第一时间提供紧急救助,操作简单高效。”北元集团数智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政介绍道。
2021年,该公司被应急管理部确定为首批“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单位。人员定位系统作为试点建设项目的一个子项目,采用“北斗卫星定位+无线传输技术+Ubeacon+惯性导航+三维引擎”融合定位技术,多种智能硬件融合及定位算法创新,实现了化工生产厂区的精确定位,勇立危险化学品行业“潮头”。
“该系统在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份,入选2022年陕西省北斗系统应用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并在2023年陕西省北斗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张政说,接下来,北元集团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全力构建“全自动操作、全要素感知、全流程优化、全业务协同、全决策智能”智能工厂新体系。
积极拓宽科研领域
在北元集团科技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薛秀秀正认真研究着一个“新成员”,它就是前不久刚刚“上岗”的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仪。
“与传统基于频移技术的光散射方法相比,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仪的灵敏度提高约1000倍,现在不用‘出远门’,就可以实现纳米级材料表征。”薛秀秀对新仪器引以为傲。
高精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企业科研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拓展了研发空间,让数智技术更好地融入生产经营、进入每个生产岗位,点亮职工新生活。
“2025年的轮胎市场,将是技术、成本、生态与服务的终极较量,在这场变革中,唯有兼具规模化降本能力、创新技术储备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持续发展。”当被问及轮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高级...
站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垦东12平台上,高级工程师韩永刚轻轻动了几下手指,脚下3000米处的油藏三维模型就出现在平板电脑上。
5月9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以“从DeepSeek+机器人到具身智能”为主题的未来产业推介会举行。
近日,谷歌与陶氏化学宣布达成一项开创性合作,旨在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破解薄膜和软包装塑料回收的技术瓶颈。这一合作预计每年可助力处理7万吨当前几乎无法回收的塑料废弃物。
近日,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塑机)和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就机械装备前装、全球制造基地数字化建设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2日,从寰球六建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承建的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乙烯装置数字化管道预制已经累计完成16.7万余英寸,突破单日预制焊接量3000英寸以上,为项目顺利推进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