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近日,我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秦皇岛32-6油田顺利完成了生产网、办公网、工控网、公共网四张业务网向光纤链路的切换工作。此次岸电配套示范油田通讯网络切换,意味着渤海油田海陆通信正式实现由大带宽微波时代向海陆光纤时代的重大跨越。
渤海油田海上通信基础网络经过多年建设,经历了从模拟通讯、窄带通讯、大容量通讯到如今海陆“信息高速路”四个发展阶段,通过不断“进化”持续提升油田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近年来,智能油田建设和智能化应用场景对油田通信网络的接入、承载、管理和安全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次网络切换,解决海陆带宽传送瓶颈,为油田智能发展提供高速稳定、安全可靠的承载网络,为渤海油田智能化“新基建”建设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
作为中国海油生产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排头兵”,秦皇岛32-6油田不断推动融合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覆盖渤海海域的卫星网、大带宽微波网等基础通信网络,积极推动北斗、5G等产业融合,通过多类生产应用专业系统,实现了海陆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生产办公协同。
未来,渤海油田还将继续高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统筹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持续升级网络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河南油田工程院双河采油工程所研发的“泵封一体双封快速换层管柱技术”控水增油效果显著。今年前6个月,该技术在169口油水井上成功应用,累计增油1675吨,同时高效控制无效注水4220万立方米,累计降低作...
6月30日,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BJC-FJ直连型特殊螺纹套管在新疆油田首口“套中固套”试验井成功下井应用,为非常规油气老井剩余油气资源二次开发、挖潜增效提供了装备利器。
日前,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在古城油区开展实战化防洪防汛应急演练,通过无脚本、不通知的“双盲”模式,检验应急队伍在水体污染场景下的处置与协同能力,为汛期安全生产夯实基础。
“往年天气酷暑难耐,穿一身工服工作非常热,今年单位给我们准备了冰袋马甲,我们穿上它,身体迅速凉快了起来,巡检干活时一点都不担心中暑 。”7月7日上午,在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面14-5-斜2井现场上,身穿...
去年以来,江汉油田在江东区块高陡构造带开展压后取心工作,取得页岩储层高陡构造带压裂缝网扩展新认识,并指导了江东区块立体开发调整技术政策的优化,使江东区块开发调整井组采收率提升至28.5%,较一次井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