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营分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贷款余额402.01亿元,较年初增加55.73亿元,增幅达到15.9%,不良贷款率降至0.1%,处于全市最低水平。
近年来,东营港经开区高度重视金融工作,通过推送融资需求信息、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等,打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组合拳”,积极打造“资金洼地”,推动贷款总量取得阶段性突破,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重点项目,推送融资需求信息。今年,东营港经开区谋划实施总投资1889亿元的121个重点项目,其中既有振华新材料碳四深加工、新蔚源动力电池等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也有年产25万吨单点系泊、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等基础配套项目,还有黄金加工产业园、进口植物油数字产业园等综保区项目。这些大项目好项目为银行贷款提供了优质载体。东营港经开区财政金融局一一对接项目融资,建立融资需求清单,推送给各银行机构。
二是主动“牵线搭桥”,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东营港经开区邀请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东营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赴经开区调研,为北师大东营实验学校项目、中燃宝港项目、年产25万吨单点系泊项目、振华石化等项目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同时,该经开区召开金融支持东营港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会,向全市27家银行机构推介区内重点项目,现场观摩部分重点项目,提振银行机构信贷投放信心;组织开展国有企业融资专题对接会,针对各国有企业项目融资具体情况,了解融资痛点、难点,跟进融资进度,做好“一对一”协调服务,推动各项贷款平稳落地。
三是组建金融管家,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东营港经开区聚焦中小企业融资,持续深化金融伙伴服务机制,以金融辅导与“金融管家”为抓手,成立金融伙伴服务队,与辖区85家企业建立结对辅导关系,帮助企业提升融资能力。该经开区还鼓励各银行机构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政策,持续增加普惠小微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积极满足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的合理金融需求,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截至7月底,该经开区普惠金融贷款余额9.1亿元,比年初增加8000万元。
四是通过信用修复,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机会。今年以来,东营港经开区加强与相关银行的对接,动员银行对上争取打包核销政策,处置不良贷款近2亿元;通过及时约谈银企主要负责人、协调企业筹措资金等方式,指导企业及时偿还欠息,积极遏制新增不良贷款5000万元。截至7月末,该经开区不良贷款余额0.4亿元,不良率降至0.1%,处于全市最低水平。
金融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下一步,东营港经开区将继续优化金融服务,常态化推进各种形式银企对接、金融服务走基层等活动,通过多部门联动、多金融机构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发展,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福建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内,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正通过园区管道,将原料液态苯酐输送到漳州新阳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料罐区内,作为新阳科技不饱和聚酯树脂项目的原材料,实现“即需即输”。
正是最美五月天。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中试基地项目(以下简称中试基地项目)与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项目(D区)(以下简称孵化基地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运输车辆往来...
“公司去年产值2亿元,今年到现在产值已超1亿元。”日前,浙江特盈低温液化装备有限公司安环部部长俞国建表示,企业实现投产即升规,发展势头迅猛。
连日来,河南省平顶山新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各企业纷纷按下生产“加速键”,全力冲刺二季度目标任务“双过半”,在园区内掀起一股奋勇争先、拼抢经济的热潮。
引进单独选址项目100余个,落地化工产品超1000种,总投资超600亿元,汇聚213家企业……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从精准的产业定位、完善的基础设施,到创新的人才培育、前沿的智慧化建设,以硬核实力构建起全链...
“今天刚启动摸排,已有两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意向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近日,浙江衢州智造新城管委会经发部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