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行业共探数字化转型路径

  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山东省石油化工设备管理协会主办的2025山东化工装备高峰论坛暨协会八届五次代表大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化工设备管理领域的行业精英、资深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化工设备管理在数字化浪潮下的转型路径。与会专家从政策导向、技术突破、市场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交流,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航天智控(北京)监测技术有限公司交付总监冯志诚指出,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三大痛点:人工依赖度高、数据实时性不足、故障预警滞后,进而导致维护成本攀升、运行效率低下。

  为破解这一困局,冯志诚强调,企业亟须构建智能化健康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及预测性维护,提升产能效益。具体而言,需依托数字化手段强化安全监控体系,实现设备与流程数据的精准采集与深度挖掘,建立风险早识别、早干预机制。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在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同时,确保合规化绿色运营,最终达成覆盖“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标。

  “数字孪生通过构建物理实体的虚拟镜像,实现数据实时交互与动态仿真,是企业打造智能工厂、优化生产流程的核心引擎。”山东大学教授、济南博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云鹏指出,其主导研发的三维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构建炼化装置的数字化孪生体,帮助企业实现了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及能效优化。数据显示,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齐鲁石化,运维效率提升30%以上。

  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醇氨事业部副总经理包磊磊介绍了公司研发的5G专网应用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视频智能AI识别技术,可自动抓拍和提醒违章行为; 通过视频云存储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实时查阅; 工业互联网平台让监测数据实时“上线”,实现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此外,电子移动巡检也取代了传统低效模式,管理驾驶舱则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这套系统不仅保障了安全生产,还带来了经济效益。“AI视频监测一年能够节约成本172.34万元,视频大数据中心建设一年节约成本20.27万元,还能让安全巡检等人工投入大幅缩减,节约114.89万元。”包磊磊说。

  山东格力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所暖通工程师黎小梅介绍了格力供冷热能设备在石化行业的应用。黎小梅提到,集团新推出化工行业超低温机组在浙江巨化集团应用,采用格力多台不同工况制冷主机冷冻降温,机组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且维护方便。同时,格力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冰蓄冷双工况机组在齐鲁制药的生物工程园和动力车间投入使用,满足了生产降温需求,保障了车间使用过程中制冷的稳定性。



相关推荐

海上油气田迈向“智慧时代”

​近年来,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向深水、远海拓展,海上油气田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钻探装备智能运维走向“虚实融合”

全球新增油气储量的30%集中在深层、超深层等地质环境复杂的区域,开发这些区域面临诸多挑战。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3D激光轮廓传感检测技术调试应用

日前,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管具公司的3D激光轮廓传感检测技术进入钻具螺纹检测调试应用阶段。该技术可提高钻杆检维修质量和效率,为钻具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字保障。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一键固井”技术通过验收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与石化机械联合研发的“一键固井”技术通过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技术填补国内大功率智能固井领域空白,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扬子石化完成泵群监测系统升级

日前,扬子石化化工厂基础化学品装置顺利完成泵群状态监测系统升级。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浦合绿碳SUGET生物质气化炉点火

日前,由上海浦合绿碳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合绿碳)承建的全球首台套SUGET纯氧加压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中试装置烘炉点火一次成功。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