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跨国化企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虽然经济活动仍未发生显著复苏,全球需求依然处于非常疲软的水平,但是企业的现金流却出现强劲增幅,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伊士曼财报显示,在削减库存的有力措施支持下,该公司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5.14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56亿美元。强劲的现金流增幅主要得益于库存大幅削减。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通过股息向股东返还0.94亿美元。2023年可用现金将优先用于有机增长型投资、支付季度分红、补强收购、股份回购和减少净负债。另一家跨国化企科思创宣布,该公司第三季度的自由经营现金流增至3.08亿欧元,是去年同期3300万欧元现金流的近10倍。除伊士曼和科思创外,巴斯夫、陶氏等跨国化企都在第三季度财报中报道了现金流的提升。
伊士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ark Costa表示:“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证明了公司采取的大幅削减库存,优先保障强劲现金流的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多个关键终端市场的需求依旧疲软,以及持续的去库存趋势下,伊士曼实现了强劲的现金流。”而科思创首席财务官拜尔指出:“科思创将指引收窄至预期范围下限。同时,集团凭借全球布局和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建立了非常稳固的基础。”
尽管如此,跨国化企所面临的经营状况还是比较严峻。正如拜尔所说:“科思创的经营环境充满挑战:经济活动疲软,需求低迷,除汽车以外的核心客户行业的前景均进一步恶化。”第三季度,科思创受市场环境困难影响,所有区域的需求均持续低迷。受销售价格降低和销售量小幅下滑影响,集团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2.7%,至36亿欧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下降8.3%,至2.77亿欧元,主要原因包括汇率波动以及因需求下降导致的销量下滑。伊士曼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收入下滑16%,大多数产品线的销量下降,原因在于耐用消费品、楼宇与建筑、农业和医疗等若干终端市场的基本需求持续疲软,以及客户的持续去库存趋势。化学中间体、添加剂及功能材料业务的销售价格下降盖过了纤维业务销售价格上调的有利影响。
但是,因为现金流的强劲,在谈及对2023年全年展望时,伊士曼和科思创这两家跨国化企仍然乐观。Costa表示:“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依然充满挑战,伊士曼在第三季度仍然实现利润与现金流的预期。”进入第四季度,伊士曼还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现金流的增长,预计2023年的每股盈利将介于6.30美元与6.50美元之间,2023年的运营现金流将接近14亿美元。
科思创首席执行官施乐文表示:“科思创更加致力于建造正确的框架:以高度的成本意识高效运营,并利用创新技术在全球范围扩大产能,并始终如一地向循环经济目标迈进,为可持续增长打好根基。”
韩国油气行业分析师近日表示,在韩国国家石油公司(KNOC)深陷巨额债务之际,韩国领先的私营炼油商SK创新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扩大其在亚洲地区的上游业务,率先承担起确保韩国原油供应安全计划的重任。
壳牌公司(SHELL)6月25日否认媒体关于其正在积极洽购英国石油公司(BP)的报道。壳牌发言人表示,“这只是市场的进一步猜测,目前没有进行任何谈判。”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壳牌公司正就收购与B....
欧洲石化行业掀起了一股的“去产能潮”仍在持续。欧美两大化工巨头英力士和西湖公司同日宣布,将永久关停各自旗下位于欧洲的一家工厂并裁员。 西湖公司将关闭荷兰佩尔尼斯工厂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6月17日,全球知名高性能耐用化学品生产商奥升德功能材料公司(下称奥升德)宣布,将有序关闭位于中国连云港市的己二胺生产工厂。
三菱化学6月16日公告,决定搬迁在中国的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工厂——三菱化学高分子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自2001年起,三菱化学高分子材料(南通)有限公司一直在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