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21日,世界最大的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船“紫荆精神号”于香港投运,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正式投产。这是香港首个海上LNG接收站,也是世界最大的海上LNG接收站。
香港海上LNG接收站由香港青山发电有限公司和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接收站新建一座海上离岸式全钢结构双泊位LNG接收站码头,可同时供一艘全球最大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和一艘LNG运输船停泊。LNG在此经过储存再气化后,分别由两条长45千米和18千米的海底管道输,送至龙鼓滩发电厂及南丫发电厂,点亮香港居民万家灯火 。作为接收站的核心部分,“紫荆精神号”天然气储存容量达26.3万立方米,在满库容的情况下,发电量可满足150万户香港家庭连续2个月的用电需求,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3万吨以上。
近些年,船舶逐渐大型化,船舶的吃水增大,传统码头结构不再适应要求,离岸式码头应势而生。香港LNG接收站采用导管架结构,整体刚度较强,码头最大水平位移较小,可明显提升码头运营的安全性。该接收站码头包含3座八腿导管架组成的双泊位码头、6座四腿导管架组成的系泊码头以及2座三腿消防船靠泊导管架。该站28个单体结构总重超3.5万吨,63公里海底管线的铺设需穿越龙鼓航道、港珠澳大桥、光缆区以及船舶密集区等。为此,项目组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完成了全部大型钢结构单体,并成功实施大口径海底管道底拖法穿越龙鼓航道及港珠澳大桥。
香港海上LNG接收站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需要满足靠泊导管架外侧面一致,单个导管架安装精度500毫米以内的要求。项目组创新采用码头专用充气式护舷单腿靠泊,可提供40平方米靠泊面积,导管架单腿可承受1200吨撞击力。同时,码头主体结构采用特殊防火涂层,可有效保证2小时喷射火下的结构安全,并且创新利用码头集液罐提供预冷介质。
此外,鉴于码头位于香港海洋公园附近,设计、建造、安装过程中,项目组充分考虑绿色环保要求,采取了导管架灌浆返浆收集装置、打桩降噪装置、水质净化技术等一系列创新环保措施。
近日,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盘9100米长、大口径连续油管,在川渝地区天然气井下深7460米,创造了该规格油管川渝地区最深垂深纪录,同时也刷新了同规格油管在该地区的最深作业纪录。
五一前夕,由寰球北京公司EPC总承包建设的国家管网集团深圳LNG应急调峰站项目接收站工程通过专家中间交接验收,标志着项目完成全部设计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具备联动试车和开车生产条件。
日前,由中国化学十六化建承建的湖北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全国首条万吨级PHA生产线正式交付,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实现...
“五一”小长假期间,三峡库区旅游热度攀升,当地用气需求持续走高。为确保节日期间能源供应稳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通过大猫坪中心站三峡库区直供气源地的持续高效运转,累计输送天然气近千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