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

日产1000千克99.999%高纯氢气,比传统用氢方式降本20%以上

  中化新网讯 2月15日,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在辽宁大连自贸片区正式投用。建设单位中石化北方能源(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波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站内每天可产出1000千克99.999%高纯度氢气,相较于使用传统用氢方式,综合成本可降低20%以上。

图为加氢现场2.jpg

  据王海波介绍,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由中石化燃料油销售公司大连盛港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升级而成,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甲醇制氢系统,制氢效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每小时可产氢500标准立方米。该站具有小型化、模块化、智能化等优点。主体装置占地仅64平方米,而同等制氢规模的传统设备占地面积超500平方米;采用“撬块化建站模式”建设,场地利用率为全国最高,且布局简洁、建设周期短,可复制推广。同时,装置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可实现一键开停车、云端监控等智能化操作。此外,装置环保性能优异,生产过程中无固废影响、无废水外排、无尾气污染。在满足加氢站内安全和运营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与国内同类装置相比,能耗更低、甲醇消耗更少,节能及经济效益显著。

  据了解,传统用氢模式一般是将氢气从产地运输至加氢站储存使用,氢气的储运成为目前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二十七研究室副主任徐润告诉记者,我国加氢站主要依靠长管拖车运输,运力低、成本高、装卸时间长、综合能效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35吨重的罐装运输车辆每次只能运送约300千克氢气,考虑到压力容器的安全,不能完全释放罐内氢气,实际只能卸装200多千克。”徐润解释说,“同时,还要建设容积足够大的储氢装置,增加了建设成本和土地成本。此外,氢气易燃易爆,接卸环节安全风险大一些。”

  中国石化在该站建设的甲醇现场制氢项目提供了一条“解题之策”。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甲醇生产国,甲醇产能占全球的60%。甲醇制氢成本低且能耗小,储运方便、经济(常温常压下为液体);站内制氢加氢一体化模式,大幅减少了氢气的中间运输成本,降低了储氢能力要求,减少了高压卸氢操作,综合考虑制、储、运各环节,可大幅降低用氢成本并提升本质安全。

  据介绍,项目采用的分布式甲醇制氢系统包含甲醇重整、催化氧化、过程强化、系统集成等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制氢效率全国领先。石科院还配套研发了RSR-501新型甲醇重整催化剂和CCC-101/102催化氧化催化剂,可有效解决传统催化剂金属团簇晶粒尺寸与稳定性的矛盾,大幅提升了原料利用效率。徐润表示,该项目制氢的反应效率可继续提升,设备空间也可进一步优化。

  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杨军泽指出,中国石化甲醇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的正式运营,证明了分布式甲醇制氢是我国加氢站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我国氢能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绿色智能、集约高效的“石化方案”,将对降低氢气成本、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积极贡献。

  天眼查APP显示,中石化北方能源公司由中石化燃料油销售公司和大连华谊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资建立,持股比例为50:50。另悉,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已在大连自贸片区建成两座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并有6座启动开工建设。

  大连自贸片区已全面布局氢气制、储、运、加、用等环节,构建起包括氢气制取、氢能装备制造、氢燃料电池及其配套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整车、氢能分布式电源及氢能技术研发检测等在内的氢能产业生态链。该项目的成功投用将有力带动片区氢能装备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也为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氢能供应网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另据介绍,由中国石化牵头组建的北方氢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于2月14日在大连揭牌成立,学校将作为国家氢能产业的制、储、运、用、产、学、研“全链条单位”,致力于培养氢能技术和技能人才,为能源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中石化大连氢能装备产业园同步签约。

图为投运现场.jpg

  近年来,中国石化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引领我国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公司聚焦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大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氢能交通方面,在全国先后建成9个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加快加氢站布局,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数量居全球首位;绿氢炼化方面,启动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首套自主研发的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燕山石化成功投产。据中国石化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公司将以打造规模最大、科技领先、管理一流的“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为目标,从加强产业培育、强化创新引领、深化战略合作三个方面不断推进氢能业务发展。


相关推荐

108.5米高空丰碑落成!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

  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项目建设正式迈入全面安装高峰期与土建收尾阶段。  作为河北省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8.84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

2025-07-11     中化新网

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中国能源业关键议题报告

  7月9日,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提出,“十五五”期间全球能源结构将深度调整,能源消费总量保持温和增长。

2025-07-11     中化新网

“十四五”我国全面绿色转型成效明显

  7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

2025-07-11     中国化工报

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目录印发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政策框架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5-07-11     中国化工报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输送天然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建....

2025-07-10     中化新网

岚泽能源年产10万吨生物质制航煤示范工程项目签约

7月8日上午,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岚泽能源”)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合江县政府”)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成功举行。合江县委书记王波、县长李庆,岚泽能源董事长孙予罕、总经...

2025-07-10     山西能源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