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集团:搬迁实现浴火重生   

  搬迁,是近年来很多化工企业遇到的一个重要关口。如何借助搬迁实现跨跃式发展,一些企业用实践提供了生动的典型样本。海湾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化工企业之一,曾经取得过辉煌业绩的海湾集团,因地处青岛城区导致发展空间受限。2008年以来,海湾集团借助搬迁,以“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的理念为原则,在黄岛董家口化工产业园区和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区布局了一批高端、绿色化工项目,获得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动力,赢得了跨越式发展新空间。

  海湾集团前身是青岛市化工局,建制于1954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历经30多年的发展,青岛化工已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海晶牌聚氯乙烯、双桃牌分散染料、自力牌纯碱等产品都是行业内知名品牌。但因未能很好地适应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随着城市的发展,企业所处的位置成为闹市区,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青岛化工整体陷入衰落,大多数企业举步维艰,亟须进行调整与转型升级。

  2008年,青岛市制定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老城区企业搬迁计划。海湾集团作为青岛老牌化工企业,涉及企业6户,职工近1万人。

  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调研,海湾集团领导班子认识到,服从青岛市整体战略规划,遵循国际化工产业发展规律,站到世界化工产业的制高点全面规划海湾集团的搬迁工作是唯一出路,更是重大机遇。

  “搬迁之初,我们便提出了‘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这一‘四化’理念,将之作为搬迁总的指导原则,并且做到了遵循世界化工发展规律,发展高端化工;遵循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遵循世界化工临港而建的规律,打造自己的港口码头,培育前港后厂发展模式。”海湾集团董事长李明说。

  2010年,海湾集团新河园区和董家口园区先后开工建设。在具体工艺路线设计与装备选择上,确立了20年不落后的目标与定位,坚决淘汰了电石法聚氯乙烯、80万吨/年纯碱等一批生产工艺,先后引进了英国英力士、日本氯工程、德国TGE、美国德希尼布石伟、意大利KT公司、美国贝吉尔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趟出了一条化工发展的新路。

  2015年,40万吨/年聚氯乙烯、30万吨/年烧碱、50万吨/年苯乙烯、12万吨/年偏硅酸钠、8万吨/年化工中间体、8万吨/年硫酸钾联产10万吨/年氯化钙和8万吨/年小苏打等一批在国内领先的装置先后建成投产。其间,海湾集团市区企业全部停产,妥善分流安置职工4500余人,为青岛市老企业搬迁职工分流安置提供了样板与路径。

  “四化”为海湾集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历经8年的打造,海湾集团一期项目达产后,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到0.55吨标煤,不到搬迁前的1/4,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员工数量从搬迁前的近万人精简至3000余人,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近10倍,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搬迁以来,创新驱动已上升为海湾发展的第一战略,他们改造关键技术上百项、调整性技术接近500项。截至目前,共申请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外观专利1项;参与制定了5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29项。2019年,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功获批的基础上,海湾集团着眼于创新体系建设,明确提出要加大资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对标国际领先化工企业。

  围绕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海湾立足南北两个园区,倾力打造中试基地。同时,瞄准高端,加快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技产业研究院、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目前,海湾科技产业研究院已经正式成立,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为推动产品基础及应用研究,强化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创新资源整合与共享,海湾集团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接触,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倾力打造开放型、多层次研发平台。同时,高端人才引进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挖掘提升现有产品品牌价值的同时,海湾加快了高端化工的战略布局,多个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乙烯法PVC二期项目投产后,产能将位列国内乙烯法装置第一位;偏硅酸钠系列产品成为亚洲最大的偏硅酸钠生产基地;苯乙烯、双乙烯酮、分散染料、吡唑酮、二乙芳胺等产品也都在市场占有率上占据绝对优势,为打造高端化品牌奠定了基础。

  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搬迁效果开始集中显现。2017年,海湾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与搬迁前基本持平。2018年,海湾历史上首次迈入“100亿俱乐部”,年产值达到109.35亿元。2019年上半年,海湾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48.38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销售收入58.6亿元,增长18.48%;利润4.09亿元,增长19.6%。

  着眼未来,海湾集团确立了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搬迁后的海湾,正如凤凰涅槃,已浴火重生。


相关推荐

黑龙江吉地油服:决战决胜“四季度” 力求实现“全年赢”

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锚定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对标对表行业一流找不足、优管理、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奋力冲刺三季度,决战决胜四季度,力求实现“全年赢”。提升管控能力,筑牢安全防线进入三季

黑龙江中文化工:打出强基“组合拳” 奋力跑出“加速度”

黑龙江中文化工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创新+达产+增效”活动主题,深挖生产潜能、细化过程管理、夯实安全环保基础,以直面困难、敢于负责的担当,向着既定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进,全力冲刺“下半场”,力求实现“全年红”

黑龙江京盛华:打牢“硬基础” 增强“软实力”

黑龙江京盛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从安全宣教、隐患排查、安全培训、薄弱环节管理几个方面,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立新规、施新策,打牢安全生产“硬基础”,增强高质量发展“软实力”,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石化四建公司关工委获天津市、中国石化集团表彰

石化四建公司关工委获天津市、中国石化集团表彰

2024-09-30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大庆中浮石油技术:“靶向”发力抓重点 “精细”管理助安全

为确保秋季玻璃钢装备制造安全有序,大庆中浮石油技术开发公司牢固树立“事故不为零,一切皆为零”的安全绩效观,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抓责任落实不放松,以实实在在的管理举措,严抓细管的高压态势,抓好安全生

安达市圣杰精细化工:紧扣生产“主旋律” 精耕细作“安全田”

为增强全员安全红线意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8月份以来,安达市圣杰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紧扣生产“主旋律”,以安全教育、隐患排查、事故演练和班组建设为抓手,助力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有形有效、落地有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