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午后,冬日的渤海湾飘起了雪花,寒风吹在脸上生疼。但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设施优化升级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设施中心)的海洋平台运维工程管线预制智能工厂内却是热火朝天。
记者在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海洋平台运维工程管线预制智能工厂(马守贵 摄)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我们现在是双拳出击,一开年就冲刺。既要抓好一期产线生产,为渤海油田一众海上油气平台加紧管线预制服务;一手推进数字化建设,抓好二期产线投产前的试生产。”智能工厂负责人王喜龙介绍说。
据了解,这个智能工厂占地5400平方米,拥有国内领先技术的工艺管线数字化预制生产线2条、移动式工作站1套。一期产线于2021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产线目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预计一季度内正式投产。
“量身打造,遥遥领先!”当记者问及产线设备的性能时,现场员工们自豪地说。
员工们的自信是有底气的。有着30多年工龄的智能工厂资深工程师吕增伟说:“在产线建设中,我们在国内率先投用2-12寸管线XY轴焊接机器人、法兰管件自动打磨机器人、柔性组焊一体机、焊缝自动PAUT检测装置等多套关键设备,并创新采用智能立库存储标准化预制管段,实现了管线智能拆图、管线管件全自动打磨、管线全自动氩弧焊打底焊接、标准管段智能立体存放和生产过程自动无损检测连续可记录等新的突破,产线设计思路和智能水平国内领先。”
据介绍,智能工厂在海洋石油行业首次应用“高精度扫描调研+标准化设计+工厂预制+海上安装”全过程数字化创新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在“标准化预制”上下功夫,补足、升级迭代了焊接设备、组合式自立吊、全自动打磨和自动无损检测等多项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增加了标准管段二次加工生产能力,实现了人、机、物全面互联与协同。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有了“硬件”后,设施中心早就谋划给这些设备“硬件”适配好“软件”。为了保证新产线投产后能迅速进入高效生产状态,设施中心深度融入生产经营中心,针对海上数字化调研、机器人焊接编程和无损检测等多项新技术,通过邀请专家讲课、组织焊接编程比武培训、开展检测基础及操作知识学习等多种方式,对一批技术和操作人员展开多层次的培训。
二期产线投产后将负责无损检测流程的员工赵元龙说:“在设施中心的安排下,设备安装之前,我已经学习超声波相控阵无损检测技术4个多月了。现在我可以使用全自动相控阵超声检测装置,仅用3.5分钟就能完成以往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35分钟做的检测流程。”
无独有偶,传统焊接高手温维铎在去年年中就开始学习机器人焊接编程,并通过多种方式的岗位练兵不断磨炼操作技能,现在已对机器人焊接成竹在胸,并在去年年底时晋级为手工焊接合格率100%、机器焊接合格率100%的“双百”先生。
据了解,智能工厂在二期产线建成后,全业务链条的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作用显著提升,将于2025年突破每天1000寸径的生产水平,可将海上运维工程管线陆地预制比例提高2到3倍,海上施工周期缩短38.1%,综合效率提升24%。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宁东科创公司党支部通过“四步曲”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 理论武装强....
“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人才优势就是发展优势。”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持续探索推进用人体制改革,在绥化、安达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和人才交流培养力度,全面打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日前,从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精细化工学院”传来喜讯,该公司生产一线135名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通过生产技能培训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100%,这是该学院深入推进“全员提素、人才强企”工作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提升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5月21日下午,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专题培训,现场约90余人参加培训。
“急救等得起吗?当意外突发时,抓住心脏急救的‘黄金四分钟’,就是抓住生命最后的机会……”5月22日,一场特殊的“生命必修课”在东北销售公司举办。50名员工在严格培训和考核后获颁红十字救护员证书,至此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