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危废/固废绿色治理添支撑技术

微晶玻璃固化重金属协同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通过评价

  中化新网讯 8月15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对外公布,该所与山东恒远利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大明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微晶玻璃固化重金属协同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通过了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该技术通过开发新型微晶玻璃实现危废/固废多元重金属同步稳定固化,重金属溶出率低,兼容性强。由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院士任主任、北京科技大学袁章福教授任副主任的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同步稳定固化多元重金属的“核—壳”结构微晶玻璃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我国工业危废年产排量超1亿吨,其中重金属危废约占1/3,对土壤、水体、植物和人体危害巨大,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置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重金属危废处置的主要方式,受熟料矿物种类固定、重金属选择性要求高、玻璃体占比小、体系单一等限制,处置危废种类少(铬渣、电子废料等重金属危废限制入窑)、掺量低,急需发展危废资源化处置新型技术及装备。

  针对以上问题,研发团队遵循重金属危废/固废“深度无害化处置协同资源化高质利用”的创新思路,研发了重金属危废/固废玻璃化新体系与成玻新技术,开发了微晶玻璃固化重金属晶相选型新方法,研制了同步—稳定固化多元重金属“核—壳”结构微晶玻璃,发展了重金属危废/固废玻璃连续成型动态晶化短流程工艺与装备。

  典型重金属(铬、铅、锰、镍等)浸出浓度低至2~10毫克/升,部分重金属达到“近零”溶出。该项新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件、软件著作权1件,立项团体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支撑国家部委出台危废/固废处置产业指导文件12项。

  该项新技术的实施对于推动重金属危废/固废由“无害化处置”向“无害化深度处置协同资源化高质循环利用”模式转变,以及新能源、有色冶金、垃圾焚烧等行业的废渣处置及绿色化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重金属危废/固废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关推荐

陕西氢能、西安交大氢能联合实验室揭牌

  4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心)与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陕西氢能—西安交大氢能联合实验室在西安交通大学揭牌成立。这是陕西省在氢能领域首个校企合作的联合实验室...

2024-04-24     中国化工报

西南院煤制气系列催化剂获应用

  近日,中国中化旗下西南院中标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13.75亿标准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甲烷化装置甲烷化催化剂、宽温变换催化剂和深度脱硫剂项目。这标志着我国将首次实现煤制天然气全系列催化剂国产化替...

2024-04-24     中国化工报

七彩化学:织密“知产”网守护创新成果

  近日,走进鞍山七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氨氧化车间,映入眼帘的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智能设备凭借精确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的各项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氨氧化车间是该公司产...

2024-04-24     中国化工报

孙继涛:尽责履职的“老班长”

  2013年,孙继涛来到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齐翔腾达,看着纵横交错的管线,听着装置的轰鸣声,他在心里默念:既然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如今,他凭借着优异的工作业绩,先后获得齐翔腾达劳动模范、新材料...

2024-04-24     中国化工报

国产新材料气相法纳米二氧化钛在锂离子电池碳硅负极应用研究取得突破

  锂离子电池,其负极材料通常采用嵌锂碳材料,正极材料一般用过渡金属氧化物,含有锂盐的有机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通过Li+  离子在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嵌入与脱出进行能量的储存与释放  其电极反应方程式.....

2024-04-24     中化新网

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研发成功离场电催化全分解硫化氢制氢和硫磺新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研发成功了电子介导对驱动的离场电催化技术,在电催化全分解硫化氢制氢和硫磺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室温、常压下实现了硫化氢完全分解,并进行了反应系统的长周期稳...

2024-04-24     山西能源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