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油气管道“神经系统”保驾护航

1月16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长扬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油气管网SCADA系统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结合卷积时序神经网络和AI攻击路径建模技术,为油气管网SCADA系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预测提供业务支撑,有效解决传统态势感知系统存在的网络攻击路径难预测的问题。”长扬科技副总裁闫印强近日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扬科技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及套件(态势感知平台+全流量日志采集分析系统+数据代理)已在多区域油气管网落地实施,实现高效的SCADA系统日志采集和安全审计,为管网SCADA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SCADA系统安全稳运意义重大

随着工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油气管网SCADA系统作为油气管道的“神经系统”,负责监控、控制和数据采集。由于油气管网持续不间断运行,对SCADA系统可靠性要求极高,只有极高的可靠性,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SCADA系统面临着诸如网络攻击、病毒传播、非法入侵、误操作等安全威胁,严重影响油气管网安全生产,网络安全保障尤为重要。我国出台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2.0》《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也对相关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提出明确要求。

面对行业的迫切需求,长扬科技自主研发了流量、日志二合一的采集、审计、入侵、AI分析融合的全流量日志采集分析系统,以提升油气管网公司工业控制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破解安全日志流量审计分析难题

“油气管网SCADA系统中安全日志及网络流量数据记录了系统运行状态、用户行为和安全事件等信息。这些安全数据对于了解系统的实时运行状况、监测安全威胁以及事后调查分析都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安全日志和流量数据实时综合分析,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同时还有助于评估系统的安全性,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策略提供依据。”闫印强说。

但是,在油气管网SCADA系统中实现有效的安全日志流量审计分析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如何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完整地采集系统日志是一大技术难点。对于分布式系统,统一管理和集中分析日志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通过高效分析海量日志数据,准确识别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提高审计效率并降低误报率。”闫印强表示,该系统涉及多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要求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跨平台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在处理和存储敏感数据时,需充分考虑数据隐私保护和法律法规限制,确保合规性。

创新网络安全方案实现应用

经过数年的研发,长扬科技打造了专业的面向油气管网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全流量日志采集分析系统+数据代理产品套件,创新实现了流量、日志二合一的采集、检测、分析、可预测及适合分布场站的安全体系,实现高效的管网SCADA系统日志采集和安全审计,保障SCADA系统的安全。

据介绍,其中,生产网部署态势感知平台运用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针对海量日志和流量进行实时关联分析,为企业现场工控安全运维管理人员对工控网络安全事件的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为公司的监管、指导、考核和决策、应急响应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我们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通过集成日志与流量数据监控、数据同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多元化处理机制,结合业务场景特有的时间偏移量模型,创新了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日志数据与流量同步分析技术。运用先进的AI算法,实现了工控网络流量的基线学习及异常检测、安全态势的精准预测,并建立了高效的攻击路径建模预测能力。”闫印强表示。

在站场部署的全流量日志采集分析系统,可实时监测审计异常流量和异常行为,发现异常流量、异常行为及时预警。全流量日志采集分析系统能实时监测工控网络行为和状态,检测工控网络中的入侵行为、流量异常,并根据用户定义的审计策略,追踪溯源工控网络安全事件,为油气管网SCADA网络攻击及异常行为检测、安全事件溯源取证提供支撑,有效提升油气管网安全能力。

在场站、调度中心、生产网关键主机安装的数据代理软件,还可以实现对网络终端主机的轻量级日志采集,采集信息主要包括主机基本信息、用户操作日志、资产合规信息、网络日志、服务进程等等多种指标,实现终端安全日志采集和威胁分析。

“目前,该系统已在油气管网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并推广态势感知套件的网络安全部署方案,确保更多油气管网‘神经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闫印强表示。

 


相关推荐

吉林石化“微创手术”增效显著

 7月9日,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二季度“合理化建议奖”评选揭晓,加氢三车间副主任王良龙提出并实施的“烷基化装置脱丙烷塔底热源优化改造的建议”方案在2078项建议中脱颖而出。这个用一根50米管线实现的“微...

2025-07-10     石油化工速递

我国科学家利用双极膜重水解离实现氘代酸碱低成本制造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徐铜文、特任教授汪耀明和教授李震宇团队,在氘代化学品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双极膜实现重水高效解离,首次揭示了核量子效应导致膜层内...

2025-07-10     中化新网

Wiley以出版之力驱动催化领域创新与全球传播

6月27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主题为 “精准绿色催化与智能合成”的第十八届全国均相催化学术会议上,汇聚了国内均相催化领域学术界、出版界与产业界的顶尖专家学者。其中深耕中国市场40余年的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

2025-07-09     中化新网

江西方圆新材高纯芳纶核心原料试产成功

7月8日,江西方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纯度聚合级间苯二胺产品正式开始投放市场,并得到用户应用好评,表明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纶材料产业链关键环节迎来重大突破...

2025-07-09     中化新网

低浓度瓦斯高效利用有了开创性技术方案

7月9日,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副院长、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李晋平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经十余年攻关,其团队研发出人工沸石分子筛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易散逸、难捕获甲烷的有效富集提浓,并将其转化为可...

2025-07-09     山西能源和化工

160分钟!磷美新材料快速完成哈尔滨机场跑道“微创手术”

近日,贵州磷化集团磷美新材料公司技术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薄层修补新材料,仅用2小时40分钟便完成哈尔滨国际机场滑行道修复工程,高效的施工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得机场跑道在不停止使用的同时就完成了修复。  ....

2025-07-0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