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火了。
当被记者问及有关新质生产力的问题时,一位政协委员哈哈大笑:“你是今天第四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了。”
对于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在的话题多围绕着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出口“新三样”……那么,传统产业要被冷落了吗?
答案是“否”。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对于目前传统产业仍占优势地位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总书记的话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全国政协委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说:“在我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内涵是传统产业要升级换代。我们不能说未来不再需要物质加工转化的工业,仅发展信息数字类现代产业,因为我们不可能不吃饭、不穿衣。这些物质基础和信息智能产业的原材料还需要我们从事化工类产业的人去干,但是要更好、更有效率地干,这也是在创造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现存产业高效低碳化转型的新质生产力。”
那么,传统产业该如何以“旧”换“新”?答案是,对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观察和理解。传统产业绝不等于落后产业、无效产业,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座。一方面,传统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当传统产业注入创新力量,也能“老树发新枝”,形成新的活力。
传统产业耦合新质生产力要素,以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或许是此题的最优解。
以智能化为例,近年来,石化行业在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已走在了国内流程工业前列。那些率先实施数字化升级的传统石化企业都从中尝到了“甜头”,在稳运行、保安全、提效率、降成本、控风险、降污染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由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进程报告(2023)》显示,相比于2017年,2021年数字技术赋能工业行业减排总量增加了5.4%。
转型升级也是石化行业一直努力的方向。从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到磷化工等各个子行业,都在积极以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工艺技术,并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可喜成果。今年全国两会上,也有多位代表委员就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建议。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应以价值创造为目的,以提升效率和效益为导向,不能“为数字而数字”“为绿色而绿色”,只做表面文章。有关部门应对此积极给予引导和扶持,通过出台指导意见并利用金融工具,帮助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走上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之正路。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各部门正干劲十足,但越是此时越要冷静,须谨防脱离实际、盲目攀比、任性蛮干等种种不良倾向,不要一窝蜂、赶时髦,也不要搞未立先破,更不要搞行政强推,而是要因地制宜,求实效、谋长远。
3月22日,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二届理事会2025年全体会议在广东惠州召开。钛白粉行业专家围绕钛白粉产能剧增、上下游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话题深入探讨,为治理钛白粉行业“内卷式”竞争建...
2025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02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
2025年3月22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5(第十六届)钢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大会以谋篇定策“十五五”低碳转型谱新章为主题。中国化工报记者获悉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