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

12月2日,我国单管输气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以下简称中俄东线)全线贯通,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达到最高水平。来自西伯利亚的清洁能源自黑龙江黑河,一路南下输送至我国东部地区,最终直抵上海,为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注入强劲动能。

我国东北能源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俄东线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我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境天然气长输管道,是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中东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5111公里,分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三段核准建设。自2019年12月2日北段率先投产通气以来,中俄东线吉林长岭至江苏泰兴各段先后投产通气,输送的天然气从首年的50亿立方米逐年攀升至2024年的超300亿立方米。本次投产通气的南通—甪直段,是中俄东线南段(永清—上海)最后一段新建管道,标志着中俄东线全线贯通,实现“北气南下”直抵上海,并通过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联通,进一步覆盖浙江、安徽等地。


2a6340463t3b974fe707076e5ef0071d.jpg

全线贯通的同时,中俄东线实现380亿立方米/年满负荷运行,并与东北管网、陕京管道系统、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沿海多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实现互联互通,有效增强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和应急调峰保障能力,对“十四五”期间构建我国天然气管网“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新格局、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能源保障

中俄东线天然气市场覆盖我国东三省、环渤海、长三角等地区。自2019年12月北段投产通气以来,中俄东线累计输气量突破800亿立方米,不仅形成了新的全国供气格局,使天然气供应渠道更加多元,还带动了沿线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国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惠及沿线4.5亿人口。

黑河、五大连池、沈阳、安平等10座压气站先后建成,秦皇岛站增压工程和五大连池、肇源、锦州等压气站备用压缩机组项目也在全线贯通前按期投产,推动中俄东线输送能力提前达到设计输量,确保沿线地区能源供应充足稳定。

全线贯通后,中俄东线供应沿线的天然气资源将更加充足、更有保障。预计2025年,通过中俄东线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将进一步增加近50亿立方米,届时总量约占当前国家管网集团向长三角地区输气量的五分之一,有效提升区域天然气供应能力和调峰应急保障能力。

不仅如此,中俄东线还为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据测算,中俄东线每年向沿线地区供应的天然气资源,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

我国第三代大输量天然气管道标志性工程

作为我国第三代大输量天然气管道标志性工程,中俄东线是我国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均启用多项先进技术,是我国首条智能管道的样板工程。

37e9db947j7c61c6162870db51791677.jpg

中俄东线集中远程调控、集中监视、集中巡检、集中维修的一体化智能运维新模式,全线压缩机组、站场均采用远程“一键启停”技术,实现多种工况、多种模式下的自动判断和控制,并通过管道在线和离线仿真系统、压缩机组动态效率监测系统、光纤预警监测系统、阴极保护智能监控系统等多项自主研发的配套智能系统,提升管道智能化运行水平。

在中俄东线“咽喉”要道——长江盾构穿越隧道的安全护航上,国家管网集团利用防爆型轨道巡检机器人,对隧道中三条超大口径管道进行设备巡检和数据采集。该智能机器人实现21公里持续稳定地作业,满足长江盾构穿越隧道往返的巡检工作,减少了人工巡检的频次和时长,开创了国内首次使用防爆型轨道巡检机器人开展管道巡检作业的先例。

中俄东线是我国油气储运史上第一条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全面实现国产化的管道。沿线36台大功率压缩机组全部选用国产设备,离心式压缩机、高速同步电机、变频器等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自主研发的管道核心控制系统具备每秒24万点数据更新能力,集成的调控专业应用计算延迟达毫秒级,管道“神经中枢”实现自主可控。首次应用了全自动化焊接、全自动超声波检测、全机械化防腐补口等先进技术和国产化施工设备,推动了管道装备制造能力的升级换代。


相关推荐

2025全国石油化工罐区安全技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

  1月10日至11日,2025全国石油化工罐区安全技术交流会在深圳成功召开,大会以“融合创新思路,强化更新改造,提升罐区安全运行水平”为主题,旨在为进一步强化全国石油化工罐区安全管理,积极融汇前沿性...

2025-01-17     中化新网

油气行业AI大模型发展应用:数据治理为核心

​1月9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深刻剖析了油气行业AI大模型应用的现状与挑战,并指出数据治理是油气行业AI大模型应用发展的核心要素。

2025-01-17     中化新网

我国首套年产50万吨新一代瓶片装置在仪征化纤成功投产

  1月17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我国首套采用聚酯中黏工艺技术建设的50万吨/年瓶级切片装置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成功投产,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先进短流程生产工艺,标志着我国在聚...

2025-01-17     中化新网

牙膏新规实施成效显著 多方合力加强市场监管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已一年有余。在这一年期间,取得了哪些成效?1月15日,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召开牙膏产品质量安全与口腔健康新闻发布会进行...

2025-01-17     中化新网

福多邦氟新材料项目一期开工

  1月10日,福建三钢集团福多邦氟新材料产业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清流县金星工业园举行。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将在OSE上市

  1月15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与大阪交易所联合举办的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签约发布暨服务全球天然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传出消息,OSE将以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为基准,开发以日元结算、现...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