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字霞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切实发挥绿氢功效,合理有序发展绿氢化工,助力化学工业低碳发展。
徐字霞指出,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我国化工行业低碳发展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但是面向长远,适应于碳中和的大量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大规模工业应用尚需时日。化学工业自身需要在以适应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网、氢能、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方面,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她表示,绿氢(绿电电解水制氢)引入化工生产过程,既可实现源头降碳,也可用于过程降碳,还可用于末端治碳,已在国家层面引起高度重视。2022年3月18日,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同时,绿氢化工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上也已开始尝试应用。2023年8月,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然而,目前绿氢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技术性挑战,例如绿电波动性与化工稳定性不匹配、电解水制氢设备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单台规模小、能耗较高、负荷调整范围待提高等问题亟待解决。二是经济性挑战,绿氢成本高,经济性差,并且无碳属性并没有向下游产品传导,未能体现绿色价格,下游化工市场难以接受。
对此,徐字霞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第一,化学工业低碳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要以保障供给安全为前提,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的同时,将双碳目标愿景贯穿到化学工业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任务。要尊重技术进程和市场经济规律,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要避免用力过猛。
第二,我国化学工业降碳应首先理清产碳排碳要点,从实际出发,结合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从最可行的重点环节入手,形成最佳可行的碳减排路径。要把生产过程节能降碳排在首位(包括传统工艺改造提升节能降碳、引入绿电等),其次是源头降碳(引入绿氢等),最后是二氧化碳末端治理和再利用。绿电作为动力引入化工过程,降低或取消燃煤锅炉,节能降污降碳作用明显,应优先于绿氢使用。
第三,发展绿氢化工是化学工业源头降碳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将绿氢用作化工原料、用于化工生产过程,直接减少CO₂的产生,其降碳功效将得到充分发挥,优于绿氢用于“末端治理”已产生的CO₂。
第四,绿氢适用于煤制化学品,强化引氢固碳。如果用于煤制燃料(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品最终燃烧、仍将形成CO₂排放,能源利用方式并不合理,应考察是否有利于偏远地区绿氢外输。
第五,鉴于现阶段绿氢化工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现阶段可在确有大量可再生电力不能上网而需要就地消纳、有风光化工组合条件的地区(例如西北)进行试验示范,为长远化工降碳开展技术储备,建议给予政策支持。
第六,发展绿氢化工不宜用力过猛、要求过严。例如不宜要求西北的新建煤化工项目都进行绿氢示范,不要形成“政策压力”,不要使煤化工行业降碳陷入“抢跑”误区。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建....
7月8日上午,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岚泽能源”)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合江县政府”)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成功举行。合江县委书记王波、县长李庆,岚泽能源董事长孙予罕、总经...
据云煤集团消息,7月8日,云南解化绿源化工有限公司在红河州开远市正式揭牌成立,云煤集团控股建设的解化公司搬迁转型升级建设50万吨合成氨及下游项目迈进新阶段。该项目于6月10日在开远市小龙潭化工园区正....
中盐化工7月10日公告,7月9日,通过公示期公示后,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参股公司中盐(内蒙古)碱业有限公司(简称“中盐碱业”)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自然资源局签署《采矿权出让合同》,中盐碱业以68...
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该项目依托零碳产业园模式和绿氢全栈技术能力,将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为稳定、高价值且易于储运的绿氨....
近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49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乙醇胺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但不建议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继续进行调查,并将本案作出终裁时限延长至自立案起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