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江汉储气库上空,一架无人机按照规划航线飞行、拍照、检测……成功完成了对江汉储气库一期工程一阶段管道设施及周边施工情况的首轮自主巡检任务。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重点项目之一,储气库项目的巡检工作一直是项目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江汉储气库之前主要依靠外操岗人员乘坐值班皮卡车辆进行现场巡检管线,针对各井管道完整性、周边施工情况进行确认及维护,单次耗时约2个半小时,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两人,每周巡检长度约170公里。
为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巡检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车辆运行成本,提高场站自动化水平,储气库项目部拟定了无人机巡检方案,经过多次讨论、方案修改及近半年的调试运行,最终方案达到施行要求,正式投入运行。
该方案采用无人机自动巡检的方式,配合系统配套搭建的平台,除了能进行厘米级定位无人机巡查任务,还可以实现云端建图、实时直播、手自动切换、远程喊话、设备测温及巡检报告管理等功能。
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检后,巡检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掌握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被检设备设施及巡检影像等现场实际工况。完成一口井的全面巡检仅需3分钟,较传统人工巡检缩短用时90%以上。“之前下雨过后正在建设的井场道路泥泞坎坷,行路艰难,现在电脑上通过无人机直播观看,现场工况一目了然”。巡线员工纷纷表示。
从人巡到机巡,从人工遥控到AI智能,江汉储气库正不断通过信息化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产品、应用和服务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将围绕典型产品、典型应用、典型服务模式三大方向,挖掘推广行业广泛认可、企业现实应...
在近日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面对降本增效压力,包括石化行业在内的制造业迫切需要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谋求高质量转型升级。
在5月25日结束的河南省2023年首期数字化工高峰论坛暨河南能源化工新材料公司数字化建设交流会上,如何适应智能化引领的产业变革、如何用智能化引领行业发展,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