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套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稳运

实现关键装备国产化,解决二氧化碳长管道运输“卡脖子”难题

  中化新网讯 在中国石化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东南角,国内首条百公里、百万吨级二氧化碳输送管道——“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首站坐落于此。在众多管道设备中,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套大排量增压泵自去年7月投产至今,运行平稳,每年可将100余万吨齐鲁石化生产捕集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胜利油田的地下油藏进行驱油封存。

  据了解,这台增压泵设计压力高达12兆帕,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面积承受了120千克的重量,使二氧化碳在管道内保持常温液化状态,一举攻克“卡脖子”技术,成为二氧化碳长距离、低成本输送的关键技术。

  胜利油田机械设备高级专家丛岩介绍,理论上讲,要实现二氧化碳在管道内液态输送有两种方式,一是常压低温液化,二是常温高压液化。二氧化碳常压低温液化的温度必须低于零下78.3摄氏度,对于埋在地下2米多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来说,容易带来土壤冻胀和环境损害问题;常温高压液化,压力需要达到7.38兆帕以上。

  胜利油田选择了常温高压液化方式。如何保证二氧化碳在长达百公里的管道内压力在常温下始终高于液化压力呢?这在国内没有先例。

  据介绍,齐鲁石化捕集的二氧化碳经液化后储存在球罐内,通过管道进入首站,温度为零下29摄氏度,压力为2兆帕。计量过滤后,到换热之前,二氧化碳的压力要达到10兆帕。从2兆帕猛增到10兆帕,其中必然有一台增压设备——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

  丛岩介绍说,国内首条百万吨、百公里级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施工时,技术团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拥有成熟技术的二氧化碳增压装置要么来自合资企业,要么来自国外独资企业。

  “我们最初与合资企业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但因为关键技术掌握在人家手里,对方迟迟不供货,咱们只能干着急。”胜利油田一位负责人表示。于是,胜利油田开始寻找具有二氧化碳技术储备的国产企业。

  经与国内两家生产企业进行多轮次技术对接,双方结合二氧化碳的特性,从水力模型、泵体结构、材料选用、可靠性分析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开展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的详细设计,对关键设备的制造安排驻厂监造和节点监督。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国内首台套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研制成功。通过试验对比发现,国产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同样具备运行稳定、振动小、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且成本降低20%左右。

  “此项技术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不仅弥补了国内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的技术空白,而且为国内发展二氧化碳长管道运输工程和CCUS工业化示范、产业化运营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丛岩说。

关键字:二氧化碳
相关推荐

业界交流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

  4月17日—18日,2025(第四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交流会在陕西榆林举办,业内专家、学者围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新技术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推动行业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二....

2025-04-18     中化新网

延炼单台燃煤锅炉运行减碳超千吨

  3月31日,延长石油炼化公司所属延安炼油厂燃煤锅炉全部停运。在这个采暖季,延炼首次实现单台燃煤锅炉运行,蒸汽总用量同比降低12.3%,共计创效2000余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千吨。

2025-04-18     中国化工报

用科技创新破解增油密码 ———辽河油田辽兴公司科技增油、创新创效工作纪实

3月26日,辽河油田辽兴油气开发公司运行维护一中心现场,两口二氧化碳吞吐试验井正在紧锣密鼓做地面准备工作。这是继去年首次开展二氧化碳吞吐试验成功后的又一次尝试。该公司致力于提升科技攻关创效能力,支撑发...

2025-04-17     辽宁石化新闻

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原油日产翻番

  截至3月底,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90万吨,示范区日产原油从投产之初的220吨增至450吨,累计增...

2025-04-16     中国化工报

节能降碳丨富氧改造后,中石化这家公司一年省下一千万!

日前,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PTA装置通过对空压机富氧节能改造,成功实现了节约蒸汽并回收利用蒸汽余热发电的目标,日均可额外发电7万度,不仅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实现了节能降耗与降本增效,为企业绿色发...

2025-04-16     中国石油和化工

循环经济新范式——普力‘碳索’引领淮南产业园绿色升级

“公司这条二氧化碳基多元醇生产线每年可消纳18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200万棵树的减碳效果。这不仅是一份技术答卷,更是普力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承诺。”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红兵在...

2025-04-1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