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所实现硫化氢室温常压全分解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研发成功离场电催化技术,并在室温、常压下实现硫化氢全分解制氢和硫黄,有望替代工业现行的克劳斯技术,实现天然气开采、炼油行业和煤化工过程中硫化氢的消除和资源化利用,并成为低成本制绿氢的新路径。

  据介绍,李灿院士团队在2003年就开始致力于采用非常规技术进行硫化氢分解反应的研究,先后采用光催化、电催化、光电催化等技术探索了硫化氢分解制氢和硫黄,原理上验证了光电催化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解决了规模化分解硫化氢工程放大问题,通过电子介导对驱动,将化学反应和电极表面的电荷交换反应解耦,并利用现代化工反应器,将氧化反应(硫黄生成)和还原反应(放氢过程)转移并离开电极,开发了离场电催化技术。在电化学池外部连结釜式反应器和悬浮床/固定床反应器上,他们分别实现了硫化氢分解制硫黄和放氢反应,同时利用电化学池进行电子介导对的再生。目前,该研究团队已完成100升硫化氢/日的小试技术验证和长周期运行实验,硫化氢转化率可大于99.9999%,含硫污染物排放低于百万分之一,氢气纯度达到99.999%以上。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环境领域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审稿人认为,该离场电催化技术是硫化氢全分解制氢和硫黄领域的重大进展,提供了一种可与当前克劳斯技术竞争的有前景、原创性的新路径。

  目前,该技术共申请专利17项,其中7项获授权,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系列技术。此外,该技术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多家企业正在筹划该技术的转化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硫化氢产量约为80亿立方米,全球范围每年约为700亿立方米。硫化氢消除并资源化利用是天然气开采、炼油行业和煤化工等工业中长期面临的课题。现行的高温氧化克劳斯工艺通过将硫化氢氧化成硫黄和水而消除,但尾气中有大量的含硫化合物排放需要进一步二次处理,且即使经过多步克劳斯过程,含硫污染物也并不能完全消除。另外,克劳斯工艺只获得硫黄,氢被转化为水从而造成了资源损失。


相关推荐

陈冠:装置“丛林”跑出的冠军   

  “活地图”是大家对中国石化宁夏能化公司聚乙烯醇运行部醋酸乙烯区域班长陈冠的昵称。醋酸乙烯装置600多个设备4000多条管线的位置、走向就像刻在陈冠的脑袋里一样,门儿清。2011年入职以来,陈冠扎根...

2025-03-17     中国化工报

中化蓝天氟橡胶获专利密集认定

  近日,中国中化旗下中昊晨光“氟橡胶”入选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名单。

2025-03-17     中国化工报

寰球华东参与项目获国家重点立项

​  近日,寰球华东公司参与组织申报以岚泽能源航空煤油合成中试开发和示范工程为依托的“风电/光伏制氢与多路径制航煤耦合系统集成与工业示范”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

2025-03-17     中国化工报

仪征化纤再生涤纶工装面料亮相

  3月11至13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生产的怡然再生涤纶工装面料亮相202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

2025-03-17     中国化工报

厦大PEM制氢电解槽再签新订单

  近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陶华冰带领团队研发的质子交换膜(PEM)制氢电解槽斩获8000万元新订单。

2025-03-17     中国化工报

茂盛生物获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站

  近日,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获批2024年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标志着该公司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迈入关键节点。

2025-03-1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