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所实现硫化氢室温常压全分解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研发成功离场电催化技术,并在室温、常压下实现硫化氢全分解制氢和硫黄,有望替代工业现行的克劳斯技术,实现天然气开采、炼油行业和煤化工过程中硫化氢的消除和资源化利用,并成为低成本制绿氢的新路径。

  据介绍,李灿院士团队在2003年就开始致力于采用非常规技术进行硫化氢分解反应的研究,先后采用光催化、电催化、光电催化等技术探索了硫化氢分解制氢和硫黄,原理上验证了光电催化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解决了规模化分解硫化氢工程放大问题,通过电子介导对驱动,将化学反应和电极表面的电荷交换反应解耦,并利用现代化工反应器,将氧化反应(硫黄生成)和还原反应(放氢过程)转移并离开电极,开发了离场电催化技术。在电化学池外部连结釜式反应器和悬浮床/固定床反应器上,他们分别实现了硫化氢分解制硫黄和放氢反应,同时利用电化学池进行电子介导对的再生。目前,该研究团队已完成100升硫化氢/日的小试技术验证和长周期运行实验,硫化氢转化率可大于99.9999%,含硫污染物排放低于百万分之一,氢气纯度达到99.999%以上。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环境领域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审稿人认为,该离场电催化技术是硫化氢全分解制氢和硫黄领域的重大进展,提供了一种可与当前克劳斯技术竞争的有前景、原创性的新路径。

  目前,该技术共申请专利17项,其中7项获授权,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系列技术。此外,该技术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多家企业正在筹划该技术的转化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硫化氢产量约为80亿立方米,全球范围每年约为700亿立方米。硫化氢消除并资源化利用是天然气开采、炼油行业和煤化工等工业中长期面临的课题。现行的高温氧化克劳斯工艺通过将硫化氢氧化成硫黄和水而消除,但尾气中有大量的含硫化合物排放需要进一步二次处理,且即使经过多步克劳斯过程,含硫污染物也并不能完全消除。另外,克劳斯工艺只获得硫黄,氢被转化为水从而造成了资源损失。


相关推荐

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召开

本报讯7月19~20日,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举行。大会以“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旨在推动流态化及颗粒技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持续发展。

2025-07-22     辽宁石化新闻

携手同行筑新程 院士团队落地杏湖产业园

  7月18日,杏湖产业园与南京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纳米酶-益生菌联合制剂研发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杏湖产业园。谊元生物创始人、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

2025-07-21     中化新网

275℃热储24h空白样性能暴跌,纳米钛高温胶依旧“能打”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关键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长期承受200℃以上的极端温度环境。然而,传统高温胶在持续热应力下易发生分子链降解、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拉伸强度、...

2025-07-21     中化新网

纳米钛NT-50破解硅橡胶 “高温脆化” 困局的隐形护盾

  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胶等)凭借耐候性、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航空密封、汽车制造等领域。但在250℃及以上高温环境中,硅橡胶易发生热氧化降解,....

2025-07-21     中化新网

学者共议精准化学理论构建与实践

  7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精准化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美斯顿SCR脱硝催化剂项目投运

  近日,美斯顿SCR脱硝催化剂项目投产暨产学研启动仪式在天津南港工业区举行。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