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接待的新能源业务咨询量比去年多出三四倍。不久前,又收到了三峡集团的委托函,我们将继续承担国内首套万吨级绿氢项目——纳日松光伏制氢示范项目污水零排放单元的服务工作。国内首套零排放绿氢项目花落寰球北京公司。”寰球北京公司新能源团队负责人近日表示。
2016年开始,新能源产业的概念在工程行业越来越多被提及,寰球公司也开始组建团队编制调研报告。经历多年的探索,他们不仅厘清了诸多跨行业概念,更对工程公司从事新能源业务的发力点有了明晰的判断。
很快,北京冬奥会为新能源团队提供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沃土。2020年,寰球北京公司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延庆PEM制氢项目的设计。这是一次对绿氢理念的广泛传播,呈现了氢能的利用途径,对推动企业新能源业务乃至行业发展是一次启迪和尝试。带着这样的欣喜,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他们相继克服了设备接口不统一、行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在新能源项目中交出了第一张令人惊艳的“小卷”。
为了彻底将氢能为核心的“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贯通,团队一电气工程师白冰应用了多种计算软件,还整理形成了近30份简易计算表。不到2年,他还研发出电解槽之间大规模集群控制计算模型,可根据输入电力的波动,很好地实现电解槽效率和功率之间的平衡,搭建起上游电力到化工的桥梁。
电解水制氢的环节,是当前新能源产业链竞争激烈之处。为了攻下这个“关隘”,团队成员张彦龙对电解水制氢技术开发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成功开发出风光氢储一体化调控系统,并应用于纳日松项目;编制出电解水制氢全系统仿真模型,构架出高效、稳定和经济的风光耦合多组套电解槽系统轮值策略。
当上游与中游的问题破解之后,下游则需要成功将氢能转变成绿色甲醇、合成氨等“绿色产品”产生持续的效益。
团队成员陈胜彬目前正在开展小型氨合成塔的设计。为了设计出“小而强”且能够柔性生产的氨合成塔,陈胜彬查阅了大量文献和以往项目资料,把复杂的塔内件一点点“抠”出来研究,逐一寻找工艺优化的办法;同时根据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建立平衡曲线,搭建几百个数学模型,进行数万次计算对比,目前已经成功完成了2个小型氨合成的工艺包设计。
团队成员吴艳博士全身心投入到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容量智能设计优化技术开发上。利用该模型,可以为不同业主提供从上游到下游全流程不同的产品路线选择和参数配比,为最终项目决策提供全方位指引。目前,该模型已应用于40余项新能源项目的前期方案优化。
这些分专业的技术利器相继开发成功,项目执行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2023年6月,备受关注的纳日松项目提前实现了产氢目标,其使用的IGBT整流技术、全流程DCS控制、安全仪表系统,显著提升了装置整体稳定性和安全运行水平。同时,寰球公司自主开发的大规模气体纯化流程模拟技术得到成功应用,装置环保降耗水平国际领先。
不仅如此,在成功完成金山氢能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可研、华旭光氢制15万吨/年绿色合成氨项目可研等多个绿氢类项目的基础上,2022年,这个团队获得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套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的设计机会。不到2年的时间里,这个不到20人、平均年龄不到37岁的年轻团队不仅实现了个人认知与能力的快速跃升,也为寰球北京公司在新能源赛道的竞争中赢得领跑地位。
中化新网讯4月25日,“辉隆益地美”(26-10-9)生物膜保持型肥料系列观摩会在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华阳河农场举行。这次观摩会是由安徽辉隆集团联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农业科技盛会,通过实地观.....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在新乡对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奥展兴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并工业化成功应用的“甲醇负压多效耦合精馏节能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积淀与行业....
5日26日,天津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材料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且有望实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发表于期刊《自然·通...
中化新网讯5月24日,天津市第39届科技周重点活动——南开大学科技周拉开帷幕。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向参加活动的市民与学生表示欢迎,强调学校始终重视科普工作,希...
5月14日,上海石化炼油部烷基化装置现场,装置主任陶嵘指着即将安装的黑色风机叶轮说:“叶轮直径75厘米、厚度20厘米,看上去不起眼,却能抗冲刷、耐强酸。” 据介绍,此前因涉酸工况,风机K-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