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石化烷基化装置加工负荷100%硬核攻关实现质的飞越

11月21日,从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简称:大港石化)获悉,面对新装置、新技术、新难题,大港石化公司炼油三部聚焦影响烷基化装置负荷提升问题,对标装置设计标准和同行业先进水平,成立主题教育党员攻关小组,潜心钻研,制定措施克难关、解难题、促高效,实现“开得好、稳得住、长周期、创佳绩”,不断摸索装置最优化运行的经验,促进提质增效工作深入开展。

自2022年8月13日开工投产以来,已累计运行435天,截至2023年11月15日,装置加工负荷率由50%逐步提升到100%,创造了全国同行业离子液烷基化装置运行最好水平,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离子液烷基化工艺技术成功应用的典型范例,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与质的飞越。

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克难关

15万吨/年离子液烷基化装置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主研发的复合离子液烷基化工艺。面对选择国内离子液法,还是国外硫酸法工艺路径,大港石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公司领导科学决策,毅然决然地选择选择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主研发的复合离子液烷基化工艺。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大港石化认真吸取同行业经验教训,自设计、建设、开工全过程就本着稳扎稳打、应试尽试的原则,不赶工期,不赶进度,全力确保了工程的高质量。自2022年8月13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后,整体运行平稳受控,但如何提高加工负荷,成为提升新装置创效能力的“棘手”问题。

面对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反应后移、旋分效率低、加工负荷低、加氢催化剂失活等难题,公司上下合力攻关,锲而不舍,深钻细研,摸索装置最优化运行规律,用汗水和智慧一次次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特别是自今年9月5日,因系统出现堵塞,致使离子液循环泵流量出现大幅下滑现象,严重影响了装置运行。这个公司炼油三部深入分析离子液系统循环不畅的机理,采取清理堵塞物、提高温度、分组切除换热器、重新铺设离子液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了堵塞造成循环流量下滑问题。同时,攻关小组成员,深入对比分析,并积极与石油大学相关专家进行沟通,通过分析堵塞物,优化了活性组分配比,实现了离子液系统的物料平衡,破解了制约装置运行重大技术瓶颈,装置负荷提升至100%,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装置开工以来,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大港石化没有退缩,党员干部发扬奋勇争先创一流的精神,边干边摸索经验,凭着一股“钻”劲,实施逐项“突破”战略,硬是扛了过来,消除了“顽疾”,最终保障了装置连续安全高效生产。他们以实际行动,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了干事创业的力量,树立了共产党员勇毅担当、忠诚奉献的良好形象。

勇毅担当——问题导向解难题

事不避难,勇毅担当。大港石化面对烷基化装置易腐蚀的工艺特点,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摸索积累装置长周期运行经验。

腐蚀问题是制约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行业难题。我们早在开工初期就编写工艺防腐导则,着手建立了腐蚀监测“第一手”基础数据档案,做到“三早”,既“早着手、早预防、早治理”。大港石化炼油三部主任朗动磊谈到这里信心满满。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蚀对装置的影响,公司决策层,还果断增设均质乳化泵、二级水洗塔,破解了碱洗、水洗工段洗涤效果差的行业难题,有效减缓了系统腐蚀,并积极采取在线探针、在线涡流扫查、定点测厚、人工涡流扫查等手段。“立体化”建立装置防腐体系,重点对碱洗系统、反应系统、脱异丁烷系统、离子液再生系统等腐蚀速率较高的5处安装在线涡流扫查设备,实时监控测厚数据,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集智聚力——精益管理促高效

大平稳出大效益。在逐步破解易堵塞和腐蚀难题的基础上,大港石化还把目光聚焦到提高装置的综合效率上,努力提升装置精益化管理水平。

这个公司秉持“先算后干、算准再干”的原则,用工艺“四核算”指导实际生产。一算正/异丁烷纯度,实时监测;二算全装置塔器物料藏量;三算反应系统热平衡,预测反应温升;四算烷烯比,实时指导反应条件优化。精准核算,精益管理,有效确保了关键过程参数在DCS系统实时监控,显著提升了装置精益化管理水平。



装置不仅要开稳,更要开好。大港石化炼油三部主任郎东磊介绍到,我们实施“小优化”节约“大热量”。一是通过实施优化催化分馏塔顶顶循与烷基化装置精馏系统热量联合攻关,每小时可综合节汽2.5吨,年可节汽2.19万吨,节本500余万元;二是通过优化脱异丁烷塔进料温度,塔底重沸器蒸汽消耗降低每小时0.4吨,年可节汽3500吨,节约成本70余万元。仅这两项措施,累计节约成本达600余万元,成效显著。

探索无止境,大港石化全体党员群众,将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潜身躬行,积极开拓进取,努力争当炼化技术创新的“急先锋”,努力打造精品炼厂范例,让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讯员马井生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关键字:大港石化烷基化装置加工负荷100%硬核攻关实现质的飞越
相关推荐

“辉隆益地美”生物膜保持型肥料种出高产稻茬麦

中化新网讯4月25日,“辉隆益地美”(26-10-9)生物膜保持型肥料系列观摩会在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华阳河农场举行。这次观摩会是由安徽辉隆集团联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农业科技盛会,通过实地观.....

2025-05-29     中化新网

甲醇负压多效耦合精馏节能技术国内领先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在新乡对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奥展兴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并工业化成功应用的“甲醇负压多效耦合精馏节能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2025-05-29     中化新网

嘉和科技参与离心泵能效国家标准修订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积淀与行业....

2025-05-28     中化新网

绿色过氧化氢有望“即产即用”   

  5日26日,天津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材料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且有望实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发表于期刊《自然·通...

2025-05-28     中国化工报

2025南开大学科技周开幕

  中化新网讯5月24日,天津市第39届科技周重点活动——南开大学科技周拉开帷幕。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向参加活动的市民与学生表示欢迎,强调学校始终重视科普工作,希...

2025-05-28     中国化工报

“只有深化创新应用才能拔得头筹”——解码上海石化碳纤维创新密码

  5月14日,上海石化炼油部烷基化装置现场,装置主任陶嵘指着即将安装的黑色风机叶轮说:“叶轮直径75厘米、厚度20厘米,看上去不起眼,却能抗冲刷、耐强酸。”  据介绍,此前因涉酸工况,风机K-83...

2025-05-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