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3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强调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绩效管理,推动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石化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常情况下,化工污水成分复杂、处理工艺特殊,在处理过程中会散发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气体;日常检维修又涉及有限空间、动火等特殊作业,工作人员会接触酸碱、甲醇、臭氧等危险化学品,进一步加剧了其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当前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标准规范,不能很好地保障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管理和运营。《规范》在借鉴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的经验及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化工污水处理行业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构建了以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强调绩效导向与持续改进的标准化体系。《规范》共设置8个一级要素、30个二级要素,涵盖116条具体达标标准,能助力规范化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安全管理工作,改善设备设施的状况,防范重大风险,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并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自我评价与改进、第三方评价等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规范》明确提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安全管理的目标职责以及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双重预防机制、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等工作任务。《规范》要求,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1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适用性、全面性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符合性,并制定整改计划。
《规范》将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绩效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评价得分不得低于90分,安全生产绩效须满足申请评价之日前1年内,未发生生产安全死亡和重伤(中毒)事故或者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事件;二级评价得分不得低于80分,安全生产绩效须满足申请评价之日前1年内,未发生生产安全死亡和重伤(中毒)事故或者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事件;三级评价得分不得低于60分,安全生产绩效须满足申请评价之日前1年内,未发生生产安全死亡和总计2人以上重伤事故或者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今年以来,湖北宜昌高新区针对部分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薄弱、专业水平不足、风险辨识能力不足、企业员工素质不高等问题,组织行业安全专家通过“开小灶”方式,全面提升园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在河南省鹤壁宝山经开区智能化园区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汇集了园区里的环保监测、企业生产等内容。这些智慧化应用可以把园区状况看得清清楚楚、把企业运行状态看得明明白白,实现了运行安全“一屏通览”、综合治理“...
今年以来,湖北宜昌市宜都高新区创新实施“三联三员”包联攻坚行动,通过联企业、联项目、联工地,组织干部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安全环保监督员、项目服务协调员,全力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该机制已实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