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法案拟取消包括拜登时期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多项能源税收优惠,其中包含废除45V氢能生产税收抵免(简称“45V税收抵免”)。伍德赛德能源集团新能源业务副总裁里克·贝特尔表示:“有鉴于此,我们预计美国电解制氢产能增速将放缓。”
45V税收抵免规定,在2033年前开工建设的符合排放标准的制氢装置,可享受长达10年、最高每千克3美元的清洁氢生产税收抵免。然而,“大而美”法案通过后,该税收抵免政策将提前7年于2025年12月31日中止。
6月19日,美国七大区域氢能中心就联名致信能源部,呼吁国会“保留并加强”45V税收抵免政策。信中强调:“若提前终止45V政策,将危及这些清洁氢能项目、数十万就业岗位以及约1400亿美元的预期经济效益。”这些区域氢能中心主张将该税收优惠延续至2029年所有中心开工建设之时。目前这些中心仅获得拜登政府承诺拨款的小部分,随着特朗普政府调整清洁能源支出方向,70亿美元基建法案资金可能无法全额到位。
若取消45V税收抵免,美国清洁及低碳氢项目将仅依赖45Q税收抵免支持。45Q政策为每吨永久封存的二氧化碳提供最高85美元的补贴。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年全球清洁氢供应投资约78亿美元,其中60亿美元用于电解制氢项目,18亿美元则用于天然气+碳捕获和封存(CCS)制氢项目。
林德公司CEO桑吉夫·兰巴表示:“当前绿氢尚未形成规模经济,具备成本竞争力仍需5~7年时间。”
氢能政策不确定性并非美国独有。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Ⅲ》(REDⅢ)通过18个月后仍无成员国立法实施,该指令要求2030年工业用氢中42%须为可再生氢,2035年该比例提升至60%。不过,美国绿氢本能够成为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伍德赛德认为欧洲需大量进口氢/氨,而依托45Q政策的美国可成为低碳氢和氨的主要供应方。
据标普全球商品洞察数据,由于“大而美”法案带来的一系列市场不确定性已使2025年一季度全球绿氢项目取消或搁置产能达1500万吨/年,继续推进项目产能不足1200万吨/年。今年空气产品公司接连取消3个大型氢项目:加州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纽约5亿美元绿氢设施以及英国Immingham港300兆瓦绿氢终端。英国石油(BP)退出荷兰鹿特丹250兆瓦绿氢项目H2-Fifty,无限期搁置印第安纳蓝氢项目;壳牌终止挪威Aukra低碳氢枢纽项目。
尽管有多个绿氢项目遭取消,IE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氢能投资仍增长了60%。若所有最终投资决策(FID)项目顺利推进,2035年清洁氢年产能或达750万吨。氢能理事会预测,在现有政策下,美欧东亚2030年清洁氢需求或达800万吨/年;若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得到强化,潜在需求可再增2600万吨/年。分析师强调,清洁氢行业发展急需清晰政策、资金机制和长期承购协议支持,缺乏实质性保障的项目终将难以为继。
过去18个月,欧洲化工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蒸汽裂解装置关闭及下游产能整合浪潮,折射出乙烯市场基本面持续疲软、短期复苏无望的现状。市场人士认为,面对严重的供应过剩,欧洲蒸汽裂解装置运营陷入困局,必须进...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全球有机硅材料巨头瓦克化学首次参展便成为焦点。展会期间,瓦克不仅携20余款应用于汽车与电子领域的核心产品亮相,更发布了4款重磅新品。...
近日,巴斯夫与科思创同步下调了全年盈利预期,这一动向凸显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的脆弱性。随着美国可能对欧盟加征高额关税,全球市场恐将持续承压。
近日,波音公司负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副总裁瑞安·福西特表示,随着全球航空业脱碳力度加大,亚太地区不仅是未来航空旅行的增长热点,更有望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产的关键引擎,但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