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问世

  中化新网讯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狄增峰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边缘圆滑处理技术,并基于该技术研发出厚度仅有60微米、可像纸一样弯曲折叠的柔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制备工艺完善以及转化效率高的优点,是光伏市场的主导产品。“目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5%以上。”狄增峰介绍。

  “现阶段,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地面光伏电站,如果将其做成可以弯曲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就可以应用于建筑物、背包、帐篷、汽车、帆船甚至飞机上,为房屋、各种便携式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工具等提供轻便的清洁能源。然而,科学家还没有开发出可以商用的高效、轻质、大面积、低成本柔性太阳能电池。”狄增峰表示。

  此次,研究人员通过高速相机观察发现,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断裂总是从单晶硅片边缘处的V型沟槽开始萌生裂痕。根据这一现象,研究团队创新地开发了边缘圆滑处理技术,将硅片边缘的表面和侧面尖锐的V型沟槽处理成平滑的U型沟槽。该技术可在不影响硅片表面和背面对光的吸收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硅片的柔韧性。

  研究人员还惊喜地发现,基于该技术研发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可以像纸一样进行折叠操作,最小弯曲半径达到5毫米以下,也可以进行重复弯曲,弯曲角度超过360度。“由于圆滑策略仅在硅片边缘实施,因此基本不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同时能够显著提升太阳能电池的柔性。”研究团队成员刘正新研究员介绍说。

  刘正新表示,这项研究通过简单工艺处理实现了柔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并在量产线验证了批量生产的可行性,为轻质、柔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研究团队开发的大面积柔性光伏组件已经成功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建筑光伏一体化和车载光伏等领域。未来,柔性太阳能电池在空间应用、绿色建筑、便携式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

催化裂解定向增产化学品研究开题

  日前,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牵头的基础研究科技专项“催化裂解定向可控增产化学品技术研究”在北京召开开题论证会。经过专家质询和现场打分,专项以优秀的成绩通过立项论证。

2023-06-06     中国化工报

航天迈未半废锅气化炉稳运百日

  截至6月5日,贵州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台2000吨级半废锅气化炉在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制氢提标及副产氨技改项目上实现连续稳定运行100天。

2023-06-06     中国化工报

联泓新科 北京卫蓝携手研发固态电池材料

  近日,联泓新科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联泓卫蓝(江苏)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化其在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布局。

2023-06-06     中国化工报

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中试成功

  6月2日,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团队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

2023-06-06     中国化工报

陕鼓研制亚洲最大火电碳捕集项目压缩机组投运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发电有限公司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研究及示范项目1号压缩机首次满载运行成功。该压缩机由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投运后产出纯度达99.99%的二氧化碳...

2023-06-05     陕西石化新闻

茂盛生物一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由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联合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永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等八所院校企业共同开展的“焦化废气收集治理装备的开发与关键技术集成应用”,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鉴定,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

2023-06-05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