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该公司承建的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全部交付离港,本次交付的吸力锚将应用于全球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巴西梅罗(Mero)二期项目,标志着我国超深水海洋装备制造能力进一步得到国际主流市场认可。
吸力锚是海洋工程关键装备,它利用负压工作原理,像大型吸盘一样牢牢吸附在海泥中,实现海洋设施高效固定,被誉为深远海能源开发的“定海神针”。吸力锚具有可高效安装、可回收复用、高承载力等突出优势,广泛应用于深水油气田、海上风电等领域。
据海油工程Mero二期吸力锚建造项目经理王腾飞介绍,装备安装海域最大水深超过2000米,是国内承建的应用水深最大的超深水吸力锚项目,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负责全部24套吸力锚加工设计、材料采购、建造、测试和装船工作,结构总重约2674吨。
Mero二期吸力锚最大建造单体高达21米,直径达8米,而壁厚仅为25毫米,是典型的薄壁大直径筒体结构,对项目建造提出很大挑战。项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在国内首创超深水吸力锚卧式接长、立式总装调试建造工艺,创新采用“旋转筒体再吊装”等总装方案,大规模应用三维扫描测量、有限元模拟测试等先进技术,自主研发“米字支撑工装”等施工装备,解决了超大直径尺寸精度控制、超薄壁厚变形控制等诸多技术难题,实现质量合格率超过99.9%,精度偏差每米不超过1毫米,整体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近年来,海油工程持续强化深水油气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建成全球首座十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等一批国内深水油气装备,并对外交付35万吨级超大型FPSO巴西P67/P70、企鹅圆筒型FPSO等一批国际深水油气装备,在国际深水油气装备市场擦亮了“中国制造”名片,为推进海洋能源高水平对外合作和助力沿线国家能源开发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数实融合的目的在于重构产业的价值。如何通过人工智能(AI)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优化、完成产融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事。这需要基于炼化工厂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以数字工厂设计为源头,充分利用工厂运行数据,将AI...
近日,罗克韦尔自动化发布第十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项全球调研覆盖了来自17个主要制造业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制造商,其中81%的制造商表示,内部与外部压力正加速其数字化转...
近日,从辽宁盘锦传来消息,由济柴动力提供装备和服务支持的国内首个移动储能动力系统,已在长城钻探钻井平台成功应用。该系统日均发电超4000千瓦时,目前已助力2口井顺利完钻。
7月21日,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亿时空)位于浙江上虞的高端光刻胶树脂项目下线。该项目是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
7月17日,由中氢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氢源安)研发制造的全国首台安全氢基能源储氢设备调试运行完成,在北京下线揭幕,将于近期交付天津渤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化学)使用。
7月18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3000米级超深水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实现首次应用,设备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