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能发展煤化工吗?可行!但有条件

中化新网讯   7月19至20日,以“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为主题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市举行,活动期间举办了北部湾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就现代煤化工项目在北部湾沿边临海地区落地的可行性与优化布局进行了充分研讨。会议认为,实践证明在北部湾沿边临海区域布局发展煤化工项目可行、前景可期,但前提是必须遵循比较优势,谋求差异化发展。

此次现代煤化工专题对接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厅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简称“中国石化联”)煤化工专委会联合举办,旨在加强北部湾地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依托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盐化工等产业的耦合发展,实现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绿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的充分协同,着力构建高端产业集群,形成煤化工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在致辞中指出,广西布局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当前有着突出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优势,机遇、潜力和前景都十分巨大。广西的“海上煤矿”优势显著,进口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的煤炭便捷且成本最低;平陆运河即将开通,来自国内西南大通道的煤炭,也能快捷地到达北部湾区域;发展煤化工所需的水资源充沛,有充足保障;市场优势更是显著优于西部传统煤化工集中区,能够抵近辐射西南、中南和东盟市场。他希望业界更多地关注广西、投资广西,广西各级政府也将拿出最大的诚意做好服务,各方合力打造全国第一个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

中国石化联副会长孙伟善在致辞中,对北部湾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注重规划引领,有序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三是加快产业链延伸和相关基建配套建设;四是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快煤化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他希望广西各界抓紧完善有关现代煤化工发展的各项基础条件,力争将北部湾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纳入国家煤化工“十五五”规划之中。

据中国石化联科技与装备部副主任、煤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王秀江介绍,当前能源领域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和变革,煤炭供给宽松、价格持续走低。广西充分发挥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及面向东盟、毗邻粤港澳的市场优势,利用国内和东南亚煤炭资源布局发展煤化工产业,迎来一个比较稳定的机遇期。

近年来,以钦州、北海市为核心的北部湾地区抢抓机遇,探索构建了“油、煤、气、盐”的多元化工产业体系,相继打造了“煤—甲醇—烯烃”“煤—乙二醇”“煤—醋酸”“煤炭—合成氨—尼龙”“煤炭—合成氨—尿素”以及煤焦化等产业链条,成功吸引国家能源、上海华谊、恒逸、桐昆、河南心连心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项目落地,取得显著成效。比如上海华谊集团斥资千亿在钦州打造的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成功融合了石油化工与煤化工,充分验证了北部湾地区布局发展煤化工的可行性。截至目前,该区域已建成180万吨/年甲醇、120万吨/年醋酸、20万吨/年乙二醇、50万吨/年合成氨等重点产品,并正在加快向下游深加工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和产品群。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在会上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厅委托规划院编制的《北部湾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做了分析解读。他指出,广西沿海、沿江、沿边,连接粤港澳大湾区、西南和中南地区,面向东盟国家,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区,拥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向海区位优势。北部湾规划发展煤化工产业一定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发展思路和方向,高质量打造全国第一个沿边临海、面向东盟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力争到2035年新增产值规模达到2000亿元级。

广西华谊能源化工公司董事长梁泉涌以华谊钦州基地为例,就北部湾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实践经验与绩效成果做了分享,受到与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是广西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规划总投资900多亿元,一二期已建成投产,包括以煤为原料生产氢气、合成气等工业气体,以及甲醇、乙二醇、醋酸等化工产品,填补了钦州煤化工与基础化工原料的空白。三期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以甲醇制烯烃为龙头,发展阻聚剂、双酚A环氧树脂、特种环氧及有机硅新材料、PBAT生物可降解材料及配套1,4-丁二醇、聚氨酯、双氧水法环氧丙烷(HPPO)及聚醚多元醇等,聚焦高端新材料产品,促进烯烃下游产品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00亿元。

在会上,钦州市市长李玉成、北海市副市长龙起云、南宁市副市长郭伟分别作了产业推介,欢迎国内外煤化工业界前往投资兴业。防城港市、贵港市、来宾市也作了视频推介。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上明就煤化工高质量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副部长叶茂研究员做了人工智能赋能煤化工范氏变革的专题报告,国家能源集团化工事业部计划处陈保华经理做了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应用研究的分析。会上还发布了一批现代煤化工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上海化物所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相继发布了自己的创新成果,受到与会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关推荐

高端化工与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融创系列活动在山东博兴举行

2025年8月9日—10日,由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博”)承办的“高端化工与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融创系列活动”在山东博兴致泰广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创新引领产教融合数智赋能向‘新’...

2025-08-13     ​中化新网

广西:建设沿海现代煤化工基地,推动组建广西石化研究院

  近日,《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新增1个5000亿级产业、1个4000亿级产业。  根据《方案》,广西将重点推动以机械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

2025-08-13     中化新网

“重”来“重”回!海湾港务成功靠泊首艘“两用轮”

8月6日,海湾港务HW1#泊位成功实现首艘“两用轮”——长达190米、宽32米,载重吨44471吨的“库里亚克之箭”(KULJAKARROW)轮精准靠泊。这艘来自澳大利亚的多功能船舶采用独立散货舱与....

2025-08-13     中化新网

福建公布工业重点节能改造项目

  近日,福建省工信厅发布通知,公布25个2025年省工业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其中包括4个涉化项目。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

美对华聚酯薄膜发起日落复审调查

  近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和阿联酋的聚酯薄膜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

四川财政支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

  8月7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将重点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增效、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低碳项目、新型储能和能源领域氢能、煤...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