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碳价连创新高累计上涨已超三成

  中化新网讯 今年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简称“碳价”)呈上涨态势。截至目前,碳价较2021年开市价格实现翻番,今年涨幅也已超三成。业界普遍认为,虽然连创新高,国内碳价波动仍处于合理区间。

  在今年碳价上涨过程中,4月是个重要节点。4月24日,碳价首次突破100元/吨关口,此后接连创下历史新高。4月29日,碳价以103.47元/吨收盘,为2021年开市以来最高点。5月7日后,碳价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位。至5月15日,碳价收盘价97元/吨,较2021年7月开市时48元/吨的价格翻倍。而自今年开年以来,碳价已累计上涨超过三成。

  此外,进入4月后,与往年履约期过后市场整体交易意愿大幅减弱不同,碳配额买入需求及成交量、价格都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今年碳价上涨原因何在?从供应端看,市场担心配额收紧是重要因素。在碳市场启动初期,为避免对控排企业造成较大冲击,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配额分配较为宽松,且为免费。而据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此外,市场也预期下一步碳配额会全面收紧,驱动了本轮碳价上涨。据天津大学教授张中祥介绍,第二履约期发电企业配额分配基准值下调,使得更多控排企业出现配额缺口,导致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在现有配额存量有限和预期未来配额进一步缩减的情况下,重点控排单位出于未来履约考虑,会更加珍惜配额而选择惜售。

  从需求端来看,扩容预期进一步催热了碳交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洪波告诉记者,近期碳价上涨与碳市场扩容预期有关。全国碳市场启动至今,从单一的电力行业扩容到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呼声一直持续。与此同时,国务院和相关主管部门针对扩容的准备工作也在持续。去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全国碳市场扩容基础性工作启动。今年3月和4月,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铝冶炼行业、水泥熟料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指南的征求意见稿,被认为是碳市场扩容的强烈信号。在扩容预期带动下,碳配额竞争程度加剧,导致价格提升。

  虽然碳价创下新高,业内认为对比国外主要碳市场,国内配额价格仍有向上空间。陈洪波表示,当前百元左右的碳价处于合理区间,长期仍将看涨。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任大明表示,碳市场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的履约成本和经济效益,控排企业可通过参与绿电交易来降低自身的碳排放和碳市场履约成本。

相关推荐

化工行业VOCs低效失效治理设施整治亟需推进

中化新网讯“为减少VOCs排放总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做好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的全流程体系。”5月15日,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副秘书长李小平在第八届石化化工VOCs资源回收与深度高效治理技....

2025-05-19     中化新网

重庆气矿推进光伏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卧北中心站光伏发电量18597千瓦时,气矿首座光伏发量站发电量持续稳定.截至目前,光伏发电量已累计达到10.6万千瓦时。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上海石化首季取水量创五年新低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狠抓运行优化,强化水质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减排工作。一季度发电取水量降至1.43立方米/兆瓦时,较去年同期下降28%,创近五年新低,实现经济效益...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中韩石化应用固废回收新技术

近日,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韩石化)环保技术取得新突破,其3号催化装置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的亚硫酸钠固废成功转化为工业产品,纯度达80%以上,实现“变废为宝”。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北京碳市场去年成交额3.71亿元

记者5月13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北京市碳市场)2024年度工作圆满完成,全市85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均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行碳排放控制义务。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地下“绿色画笔”绘就环保动脉

近日,山东省昌邑市潍河畔,随着最后一根管道从G309国道地下平稳回拖,由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承建的济青管道提升改造工程三区段6条定向钻穿越任务全部完成。这一刻,项目经理薛大帅紧握对讲机的手终于...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