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碳达峰试点陆续铺开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近期,多地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密集发布,包括河北、江苏、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山西省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省湘潭市等。

  记者梳理各地实施方案时发现,各地建设目标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任务大多涉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能源转型、推进新能源发展、建立健全碳机制等。

  石化行业被多次提及

  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途径。国家发改委曾专门出台《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石化被列为重点行业之一。在已发布的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中,推动石化等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被多次提及。

  唐山是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提出,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重化工行业向沿海临港地区适度集聚,推进水泥、焦化等行业兼并重组。唐山方案特别强调,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要合理控制煤化工、煤制油气等行业产能,打造以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推进原料结构调整,设立严格的煤炭准入标准,逐步采取天然气、焦炉气、绿氢等清洁能源作为原料用于合成氮、尿素、甲醇等产品制造;转变行业用能方式,逐步淘汰燃煤锅炉,推动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替代;推进煤炭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推动化工与冶金、建材、化纤等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炼厂干气、液化气等副产气体高效利用等。

  克拉玛依同样对石化行业调整原料结构和产业结构做出详细部署。克拉玛依将聚焦石化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深入推动炼化一体化转型,鼓励企业“减油增化”,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严格项目准入,落实国家石化产能控制政策及产业布局规划;加大富氢原料使用,提高原料低碳化比重,推动化工原料轻质化。同时,克拉玛依还将依托现有石化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炼油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产业,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生物基生物化工及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此外,不少试点还针对磷石膏等固废的综合利用规划了具体任务和目标。

  “源网荷储一体化”颇受青睐

  从已发布的实施方案来看,从推动能源转型,进而推进碳达峰成为共识。各地纷纷“出招”大力发展新能源并加强消纳和应用能力,“源网荷储一体化”渐成“标配”。

  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出,要探索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联同虚拟电厂、换电重卡等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构建完善的新能源供应体系;推进绿色电力项目建档立卡和绿色电力证书核发,探索针对园区锂电池、光伏光电、电容制造等项目的高耗电用能特性,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或绿证,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例。

  承德提出,要合理规划布局清洁能源产业,构建“风光氢储”能源体系,形成多元互补、高效稳定的新能源供应体系;大力推动氢能与“风光储”耦合发展,打通氢能“制取—储运—运输—加注—应用”关键技术环节。

  张家口明确,要深化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推进非化石能源跨越式发展,探索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因地制宜推进负荷中心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

  碳政策创新提上日程

  碳市场被业界认为是有效的市场型政策减排工具,既能控制碳排放量,又能降低减排成本。目前,化工等重点排放行业尚未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碳减排政策缺乏有效抓手,企业研发和应用节能减碳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为更好地运用这个减排工具,多个试点部署了一系列政策创新工作。

  以湖州为例,其将碳减排政策的创新划分为探索建立“碳核算+碳预算”管控机制、探索建立“碳核算+碳预算”管控机制、试点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机制、持续推进“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改革、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机制、创新推进碳汇价值转化机制六部分。特别的是,湖州提出要瞄准企业碳排放强度、行业碳利用效率、用能结构三大维度,以科学评、底数清为基础,实现政府、企业节能降耗“一码可知”,推进碳效评价扩面提质。此外,湖州还将全面推进工业碳效评价结果在绿色金融、星级工厂评价、“亩均论英雄”等场景中的融合应用。

  记者还注意到,碳管理专业人才储备相对匮乏是不少试点面临的共性难题。唐山、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多个试点发出人才相关的“呼吁”。

相关推荐

化工行业VOCs低效失效治理设施整治亟需推进

中化新网讯“为减少VOCs排放总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做好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的全流程体系。”5月15日,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副秘书长李小平在第八届石化化工VOCs资源回收与深度高效治理技....

2025-05-19     中化新网

重庆气矿推进光伏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卧北中心站光伏发电量18597千瓦时,气矿首座光伏发量站发电量持续稳定.截至目前,光伏发电量已累计达到10.6万千瓦时。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上海石化首季取水量创五年新低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狠抓运行优化,强化水质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减排工作。一季度发电取水量降至1.43立方米/兆瓦时,较去年同期下降28%,创近五年新低,实现经济效益...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中韩石化应用固废回收新技术

近日,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韩石化)环保技术取得新突破,其3号催化装置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的亚硫酸钠固废成功转化为工业产品,纯度达80%以上,实现“变废为宝”。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北京碳市场去年成交额3.71亿元

记者5月13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北京市碳市场)2024年度工作圆满完成,全市85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均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行碳排放控制义务。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地下“绿色画笔”绘就环保动脉

近日,山东省昌邑市潍河畔,随着最后一根管道从G309国道地下平稳回拖,由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承建的济青管道提升改造工程三区段6条定向钻穿越任务全部完成。这一刻,项目经理薛大帅紧握对讲机的手终于...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