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区预建千亿级烯烃新材料产业集群
中化新网讯 11月17日,在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期间,榆林市委、市政府在西安召开榆林市烯烃新材料产业推介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探讨烯烃新材料产业发展路径与前景,共谋合作、共享机遇,推动现代煤化工特别是煤制烯烃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开幕式上,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挺,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何钟,榆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华胜分别致辞。
中国石化集团高级专家、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赵建炜作主旨报告时认为,榆林市烯烃新材料产业应坚持差异化、高端化、功能化的发展方向,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煤基功能材料等,探索新技术寻源、合作开发、工业化生产新模式。建议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推动费托合成油、煤焦油高附加值利用,并结合市场需求,开发特种功能材料以及环保、可降解材料等,提升现有通用树脂产品附加值。同时实现二氧化碳(CO₂)资源化利用与烯烃下游耦合,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
榆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博昊介绍说,高新区作为榆林烯烃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基础原料、研发转化和交通物流优势显著,目前已形成了480万吨/年基础化学品产能。同时,中煤煤炭深加工基地(90万吨煤制烯烃、25万吨EVA)、延长50万吨甲醇制乙醇等现代煤化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具备发展烯烃新材料产业的坚实基础。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榆林高新区规划了23.6平方公里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全力推动煤制烯烃产业链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向中下游延伸、向中高端迈进、向精细化工、新材料及终端应用品转变,实现乙烯、丙烯等资源就地深加工,重点发展高端涂料、改性材料、聚烯烃助剂、高端润滑油等烯烃下游产业。区内企业每年预留了26万吨乙烯、10万吨丙烯,作为烯烃下游产业建链、延链、补链的原料。
下一步,榆林高新区将按照“纵向到底低碳循环、横向多联绿色耦合”的发展思路,重点推动中国化学5万吨/年POE弹性体、武汉希恩高端表面活性剂、精创绿能40万吨/年醋酸乙烯、5万吨/年异丙醇-1万吨/年异丙基胺联产、高性能吸附材料示范等项目落地,打造从研发、设计、中试到产业化的高端烯烃新材料全产业链条,实现原料向精细化、终端化发展,力争“十五五”期间建成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的烯烃新材料产业集群。
推介会上,6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还分别围绕烯烃材料新技术、新成果作了专题报告。在项目签约仪式上,中煤煤炭深加工基地化工二期项目、中化学5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1000吨/年煤基乙醇和苯制乙烯中试项目等20个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榆林高新区,引资额达270.03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0个、协议项目10个。
据了解,发展烯烃材料产业是榆林市委、市政府立足能化产业坚实基础和广阔应用场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选择,在推动榆林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榆林煤制烯烃产能达到38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6.3%,发展烯烃材料产业基础日渐雄厚,高端化步伐不断加快。
5月11日,由中国化学东华公司总承包的福建福海原料适应性技改项目的核心枢纽——新建石脑油罐区10KV变电所装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后续电气安装及投运奠定坚实基础。
5月28日,总投资3.5亿元、占地89亩的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正式开园,同期举办新材料产业发展恳谈会。作为江苏省首批三个化工中试基地中率先建成的项目,该基地可同时为12个中试项目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场....
5月29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由中国石化发起的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完成工商注册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标志着中国石化氢能基金正式设立。该基金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专注于氢能产业链投资的....
5月28—29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氮肥行业工作会暨七届九次理事会在晋城召开。会上,多位嘉宾为行业摆脱发展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晋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