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余:扎根洗化一线的“学霸”

  他是同事眼中妥妥的“学霸”:在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业废水处理赛中,一人夺得两个奖项;他研究的成果荣获中国石油集团质量管理小组优秀成果一等奖;他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他扎根洗化生产第一线9年,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厂领导。他就是抚顺石化公司洗化厂生产副厂长张德余。

  技术攀登者

  “不学永远不会。”这是张德余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跨入企业的大门后,张德余就立志在洗化行业干出点名堂。今年32岁的他,一直扎根在洗化厂生产第一线,凭借一股钻劲与拼劲在生产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经验、自我提升。他十分注重自身理论水平的提升,研读各类烷基苯装置相关书籍与技术资料,不断丰富、更新知识储备。

  掌握本装置工艺流程与技术特性的他,不满足于现状,站在全厂生产全局的高度,主动与其他装置技能专家切磋探讨专业知识,补齐知识“缺口”,几年时间就将洗化厂各装置工艺知识融会贯通。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实践,他的技术水平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2021年12月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张德余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抚顺石化参赛代表队三名选手中的一员。在比赛中,由于竞赛仿真软件与所在单位工艺不同,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尤其是开车过程中的SBR反应器对于溶解氧参数的控制难度较高。张德余以不服输的劲头,反复摸索试验,终于找到一个又快又好的开车方法。他与队员及时分享,使整个团队的仿真竞赛成绩都有了很大提升。在絮凝实验考核环节,他在实验台前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练就了扎实的实验经验。最终张德余一人摘得两个奖项:工业废水处理工竞赛团体二等奖和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瓶颈破解者

  2017年,张德余担任车间设备员并兼任动力分厂材料员。走上管理岗位的他,认真研究每台设备的“脾气秉性”,多次成功解决设备安稳运行的瓶颈问题。

  以前,动力分厂的4台污泥浓缩罐经常出现液位显示不稳定现象,岗位员工操作时都需爬到罐顶目测液位实际高度,再与液位计显示数据进行核对,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隐藏着安全风险。张德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那段时间,同事们经常看到他一个人绕着污泥浓缩罐转悠,一会爬上罐顶看液位,一会来到地面查看液位计。经过多日观察,并翻阅相关资料,他发现导致液位值显示忽高忽低的“元凶”,是液位计中的超声波发射器进入了凝结水。他又查找翻阅大量书籍与资料,寻找性能更好的替代液位计,经过千挑万选,选中了抗水蒸气干扰能力强的雷达液位计。将原来的液位计替换后,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溶气气浮装置是污水厂的重要装置,用来调节污水处理的水质与水量。但是该装置中的刮渣机总是频繁损坏。对此,他上班琢磨下班琢磨,找到有经验的师傅一起探讨,最后创新性地制作出延时注油器。延时注油器成功运用后,刮渣机的检修次数大幅降低,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维修成本。

  安全守护者

  今年2月,张德余的“角色”再次发生转变,组织上将他安排到生产分厂担任生产副厂长。他意识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为了尽快上手,他反复研读生产分厂的操作规程。在吃透理论的基础上,他又拿着流程图到现场溜流程,并虚心请教,很快掌握了生产工艺流程。

  张德余主要负责加热炉及中间、烯烃两个罐区的运行管理工作。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环保在线数据及DCS自控率等关键控制指标,并下达纠偏指令。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逐个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环保在线设施的“健康”状况。在组织操作变动以及开展高危作业之前,他逐一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和现场防护措施,毫不马虎。装置开展低标准整治、落实施工前风险削减措施时,无论多忙,他都放下手头的工作必到现场进行监控。

  不久前,洗化厂完成年度装置检修。从装置停工退料开始,他就一刻不停地盯守在检修现场。他带领参检员工按计划节点,压茬推进各项检修任务的同时,做细做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高效完成检修作业。

  “累点不算啥,将装置开稳开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眼下,张德余正在忙于梳理本次检修中取得的技术经验,为下次安全高效实施检修做好准备。

相关推荐

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召开

本报讯7月19~20日,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举行。大会以“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旨在推动流态化及颗粒技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持续发展。

2025-07-22     辽宁石化新闻

携手同行筑新程 院士团队落地杏湖产业园

  7月18日,杏湖产业园与南京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纳米酶-益生菌联合制剂研发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杏湖产业园。谊元生物创始人、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

2025-07-21     中化新网

275℃热储24h空白样性能暴跌,纳米钛高温胶依旧“能打”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关键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长期承受200℃以上的极端温度环境。然而,传统高温胶在持续热应力下易发生分子链降解、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拉伸强度、...

2025-07-21     中化新网

纳米钛NT-50破解硅橡胶 “高温脆化” 困局的隐形护盾

  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胶等)凭借耐候性、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航空密封、汽车制造等领域。但在250℃及以上高温环境中,硅橡胶易发生热氧化降解,....

2025-07-21     中化新网

学者共议精准化学理论构建与实践

  7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精准化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美斯顿SCR脱硝催化剂项目投运

  近日,美斯顿SCR脱硝催化剂项目投产暨产学研启动仪式在天津南港工业区举行。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