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为新能源发展开良方

中化新网讯“光储融合是破解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难题的关键,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然路径。”在10月14日-16日举行的国能网·2024第九届产业年会上,与会专家为新能源发展问诊把脉开良方。

据介绍,通过将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相结合,除可以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外,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电站向更高质量、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新能源发电占比增高,可能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冲击。储能在其中需要发挥调节电网平衡的作用,光储融合发展将对我国能源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发挥重要作用。”电力规划总院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咨询师孙培军表示。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处处长王昊轶还提到,输电方面要考虑送售两端的处理特性和负荷的不匹配特性。外送通道要在新能源电量占比和消纳利用率上达到一定要求,从而具备较高的电力支撑保障能力,兼具经济优势和绿电价值。

让企业“揪心”的是,在发展新能源已成为社会共识的同时,业内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似乎要让供应链的成本压到贴地飞行,不断有企业被淘汰出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孙颖表示,新能源的未来一定要靠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体系,拥有先进技术、创新活力的产业,一定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弄潮儿。

对于新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会专家大多保持乐观态度,并认为,新能源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社会各界则应提高对光伏能源的认识和接受度,三者共同推动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智能光伏产品与解决方案副总经理王文磊、隆基绿能战略管理中心总经理谢天、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经理徐言等专家均提出,运用好数字化工具对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能源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电网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负荷预测和调度,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的可靠性。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用电选择。此外,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和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


相关推荐

《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公开征求意见

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就《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需求旺盛,但存在中试管控要求不一致、中试成果....

2025-05-28     中化新网

我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44.07%

第十四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人口规模达4.4亿,为国家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劳动力基础。  ...

2025-05-28     新华网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广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法典草案有何亮点?未来法典颁布后对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有何影响?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27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2025-05-28     新华网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现场扫描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10个论坛27日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人士等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2025-05-28     新华网

一体推进学查改,聚焦服务转作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党支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中,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通过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协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坚持常态推进,筑牢思想....

2025-05-27     中化新网

塑造以质取胜的竞争新标杆

  当前,在国际经贸格局与产业分工体系重塑背景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党的二十届...

2025-05-27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