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石化“一超多强” 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南海潮涌,揭阳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聚链成群,巨正源、伊斯科、东粤化学等“强链主”石化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氢能等海洋产业项目加速推进。
近年来,揭阳围绕构建具有揭阳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近两年,揭阳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迅猛,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
在热火朝天的大南海石化工业区里,“超级炼化航母”正引领绿色石化产业“舰群”破浪前行。2025年新年伊始,广东石化锚定“加快建成绿色、智能、效益型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目标,继续保持大干快上创佳绩的势头。截至2月13日,加工原油228万吨,成品油出厂134万吨,在产销两旺的同时持续实现整体盈利,实现2025年“开门红”。
以“一超多强”建设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揭阳突出炼化终端产品“就地消纳、隔墙转化”,着力延伸芳烃、烯烃等下游产业,全力打造“从一滴油到一根丝、从一粒料到一张膜”全产业链。2024年,广东石化这一“超级链主”实现年产值超1100亿元。总投资244亿元的巨正源、伊斯科、东粤化学等“强链主”项目预计今年上半年投产,年新增产值400亿元以上。总投资211亿元的纳塔、凯美特等18个下游石化项目正加快建设。其中,东粤化学公司全球首创废塑料深度裂解项目将助力揭阳打造首个废塑料化学循环产业基地。“一超多强”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在揭阳初步形成。
眺望惠来县海岸,海洋经济产业同样动力澎湃。以国家电投项目为龙头带动,亨通、远景、GE、明阳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为链条,集开发、科研、总装、制造、运维为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成形成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30万吨级深水良港和3000吨~7万吨级风电“母港”已建成,16个海港营运码头泊位2024年船舶装卸货量7085万吨,居粤东首位。
聚焦打造海洋经济“蓝色引擎”,揭阳市坚持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海上风电、氢能储能、海洋牧场、海工装备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300万千瓦国管海域风电示范项目尽快开工,推进漂浮式风机、海水无淡化制氢等首创技术中试转化,加快建设常温常压固态储氢项目和“风渔旅游相结合”海洋牧场。蓝水公司建成全球起重能力最大的3800吨龙门吊,亨通公司突破深海柔性软管“卡脖子”技术并成功试产,有力助推高端海工装备产业加快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揭阳将重点聚焦量质齐升,深入挖掘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产业潜能,通过建好园区、大抓招商、智改数转、科技赋能等一系列措施,引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迈进。
4月17日,为加快消纳园区闲置土地存量,云南安宁产业园区召开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专题会。安宁市自然资源局、安宁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各产业链兵团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
4月14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名单。至此,上海已认定了3家化工园区。本次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为上海化学工业区、碳谷绿湾(原金山第二工业区)西片区。其中,上海化学工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国家高新区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试验田和承载地,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可以说,化工园区既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