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

  十年很长,山川易容,命运改变;十年很短,不夺其志,不改初心。2012~2022年,是经济跃升、绿色发展、创新突破的十年,也是坚守梦想、挥斥方遒、凝心聚力的十年。这十年,有太多变化令人动容,太多成就让人惊叹,太多故事值得铭记。

  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适逢“七一”党的生日,我们试图用5个人的故事,来讲述这非凡的十年。


  走向小康,把日子过出甜味

  10年前一个知了鸣噪的下午,胡兴旺一家为孩子的学费犯了难。

  “先去借点儿吧,日子肯定会好起来。”胡兴旺安慰一脸愁色的妻子,顿了顿,又道,“党还能不管老百姓吗?”妻子抬头看他一眼,没有反驳。

  胡兴旺是甘肃省华池县城壕镇庄科村农民,今年52岁。华池县是革命老区,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然而,西北地区的大山深沟、层峦叠嶂,当年是掩护共产党与敌周旋的功臣,如今却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1140529_wangjh_1656554922837_b.jpg

胡兴旺,52岁,农民

  在胡兴旺的记忆里,10年前他们家住的窑洞是既破烂又不安全的土崖面;用水要去河里挑,水质也不好;出行不方便,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走路两脚泥。“吃个肉都舍不得,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解解馋。”胡兴旺说,那时家里年收入不到1万元,还要咬牙供3个孩子读书,生活压力很大。“生活天天好,日子步步高”的愿望,就只在春联上;大家都在说的“小康”,就只在梦里——或许梦里还在想娃的学费呢。

  胡兴旺不懒也不笨。他是一把种地好手,但种的都是坡耕地,只能看天播种、靠天吃饭;他也会侍弄牲口,但没条件养;农闲时他也外出打工,但一天只能挣几十元……他不明白,自己也不差啊,为什么日子那么难?

  或许是否极泰来,最近10年,胡兴旺转了运,真的“兴旺”了。

  政府推动土地整改,将坡耕地改成了梯田地。“薄田变良田,玉米亩产多了三四百斤。种地也机械化,再不用像以前那样人背牲口驮了。”胡兴旺告诉记者,“现在除了吃的、用的、喂牲口的,剩下的粮食还能卖1万多块钱。”

  这些年,也有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等央企在当地帮扶。胡兴旺给记者看了他家的牛棚草棚。“这是中国化学投的,我们一分钱没出。”他看着牛棚里的4头大牛,笑了起来,“每年至少能下3个牛娃,大牛能卖一万多块钱,牛娃能卖七八千块钱。”

  胡兴旺说,中国化学还给当地投资了惠农项目,有62个大棚,还给他们做技术培训。他现在出去打工,一天能挣150元,农民工的保障也越来越好。“我们老两口种地、养牛算上打工,一年总能收入五六万块钱吧。” 他说。

  收入提高,生活环境也改善了。政府修好了入户路,还推出危旧房改造政策,帮他家砌衬了砖崖面,翻新了院墙。站在漂亮的红瓦白墙前,胡兴旺说:“小机泵也装上了。闸刀一推,水就到锅头跟前了,水质好,方便又省事儿。”

  “现在想吃肉,天天有。”他如数家珍,“看病有医保,过60岁有养老金,学生上学有补助,幼儿园有3顿营养餐,全免费。”

  温饱解决了,村民们还学着跳起了广场舞。“吃的好了,住的好了,生活好了,心情也好了。归根结底还是党的政策好!”胡兴旺看了看身边笑容可掬的妻子,又加一句,“我当初说的没错吧!”


  守护环境,绘一方海晏河清

  成鹏飞1997年进入东营市东营区环保局工作时,并未想过做环保会有今天这样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时候。支持他扎根基层、坚守一线25年的,只是一个朴素的愿望——喝着黄河水长大的他,希望黄河变清河;生活在油田城市的他,希望灰天变蓝天。如今,“老环保”成鹏飞感觉,自己离青年时代的梦想不远了。

  “以前,老百姓只有在举报污染时才会想起我们。”成鹏飞说,那些年,虽然呼声越来越高,但环保在经济发展中仍只算“边缘”角色。而且由于企业守法意识不强,环保部门不得不下大气力做宣传;工作方式也比较单一,管理执法的装备也简陋,且主要靠现场执法,调查取证往往靠拉网排查,难度极大。

  “最近10年有了根本的改变。”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治理制度、部门职能、标准体系越来越完备,他们的腰杆儿也“硬”了起来。装备越来越先进,大数据、智能监管平台、无人机、在线监控、走航监测车等都得到了普及和应用。

1140525_wangjh_1656554980279_b.jpg

成鹏飞,49岁,环保工作者

  东营是石油城市,石油和化工是支柱产业,搞环保不可避免要和化工企业打交道。有次去企业检查,成鹏飞感受到了对方的抵触。“不要把我们那儿当‘衙门’。管理人员也是服务人员,是为企业服务的。”他耐心解释,“我们也吃‘石油粮’‘化工饭’,但要吃得健康、吃得长久。”一番话说完,对方放下芥蒂,主动配合。让他深感欣慰的是,此后几年政策趋严,不少“被迫”做好环保的企业大大受益。

  成鹏飞在很多岗位干过,监理、执法、宣教、信访、监测……如今担任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管理科科长的他,仍然奋战在一线,对当地环境的变化了解充分,感受至深。

  “2012年以前,每年都有几十天雾霾天气。到2021年,连9天都不到。”他说,“这10年黄河的改变也非常大。我一天天看着她变得生机勃勃,心里特别高兴。”

  他告诉记者,黄河是东营市大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2012年水质在Ⅲ类左右,而且沿岸的绿化水平较低,河滩内还存在种植和养殖项目。经过10年的呵护,目前黄河水质稳定,大部分断面能达到Ⅱ类标准。同时,随着沿黄生态长廊建设的推进,沿黄区域生态面貌得到极大改善,那种一碧千里的风景,是以前无法想象的。

  去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东营视察,并在黄河入海口驻足。“总书记强调,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成鹏飞说,这让他深受鼓舞,“我不后悔走环保这条路。特别是过去10年,很忙碌、很充实,也很精彩。”


  奔赴热爱,与行业共同成长

  30岁那年冬天,冯侠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工作数年的外企,加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小民营化企,投身方兴未艾的工业清洗领域。那一年,是2012年。

  “10年前,这很需要一点勇气。”回忆起来,这位个性爽朗的北方姑娘眯着眼笑了,“有人不理解,为啥要离开条件优厚的外企去民企?”

  10年后的今天,已由研发工程师一步步成长为公司技术总监的冯侠,向记者说出了答案:“因为热爱研发,看好公司与行业的发展。”

1140548_wangjh_1656555032748_b.jpg

冯侠,40岁,民营化企员工

  冯侠喜欢化学。那些分子结构、反应方程式让她好奇;那些瓶瓶罐罐、实验仪器让她着迷。她的专业、工作都与化学有关。“现在社会上有人‘谈化色变’,可在我看来,化学非常有趣、有创造性。因为热爱,10年来我从未离开研发岗位。”冯侠说。

  刚到新公司,冯侠就遇到了窘境——她负责的一个项目产出的清洗剂总褪色,客户找上门来要求退货。为解决问题,她索性住进了办公室,日夜排查原因,验证关键工艺环节,根据配方原料和合成机理反复模拟。几天不眠不休后,她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我性格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反复失败,反复尝试,直到成功。”冯侠说。

  正是这种“不服输”,造就了冯侠的成长。10年来,她除了职位晋升,更获得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申请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起草行业、团体标准6项……

  10年里,蜕变的不仅是冯侠,还有她所在的华阳新兴科技(天津)集团公司。这家当初籍籍无名的企业,如今已是业内响当当的角色。“公司规模和业务不断发展,开拓了许多新项目。”在冯侠看来,这10年中小企业无疑迎来了好时代,“我们享受了减税降费红利,还成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科技部重点专项。这些扶持政策让企业发展如虎添翼。”

  10年来,工业清洗行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冯侠觉得,自己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化学变化。她的热爱、努力与坚持,加上时代赋予行业和企业的好环境,引发了一个长达10年的化合反应。

  “反应还在继续。”冯侠说,“感谢这个时代,让我和企业、行业共同成长。”


  矢志创新,不负国家战略使命

  尽管担任中科合成油公司总经理已10多年,李永旺仍习惯别人称呼他为“李老师”。或是一种执拗,也或是一种情怀。

  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求学和科研经历,让他身上有种浓厚的老派知识分子气质——厚眼镜、薄嘴唇、眼神专注。正是凭着这份专注,他为中国的煤制油事业献上了从而立到花甲的30载岁月。

1140549_wangjh_1656555085921_b.jpg

李永旺,60岁,科研工作者

  前20年,他研发出煤间接液化技术。以2009年伊泰项目出油为标志,中国煤制油从实验室的“种子”绽放为产业之花。而最近10年,他多年的梦想——建成百万吨级煤制油工厂已照进现实。

  2012年,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示范装置决定采用中科合成油技术建设。但从梦想到现实,是一场充满考验的远征。试验反复、建设停顿、人员流动,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次,费托蜡罐子冒顶。现场满地都是喷涌而出的费托蜡珠,滑得站不住人。所有一线指挥人员很快赶来,大家二话不说,全力处置突发情况。”李永旺现在想起仍深受触动,“集中力量办大事,真的只有在中国才可以。”

  煤制油的高光时刻,出现在2016年。那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神华宁煤项目视察。站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总书记说,在我国建设一个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具有战略意义,要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总书记的指示让李永旺倍感振奋:“我们干了一辈子煤制油,最后为啥能成?实事求是地讲,就是因为总书记站在国家层面上,看到了这个事儿的重要性。”

  从那时起,李永旺更加玩命。贺兰山下,茫茫荒漠,他穿梭于巨大的装置、管道和脚手架之间,同现场一百五六十名科技人员、几百家单位一起,将项目的22万个控制节点一一调通。

  2016年12月21日,塞上寒风凛冽,李永旺热血沸腾。第一次试车,神华项目油品A线就打通全流程。出油了!那一瞬间,他流泪了:“没辜负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

  项目建成了,李永旺奔波如故,没有停歇。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哪里有煤,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踪迹所至,产业生花。内蒙古伊泰杭锦旗120万吨/年、山西潞安1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相继投产。在陕西榆林,总规模超600万吨/年的煤制油示范项目也在建设中。“能把煤制油做到这种程度,这辈子没白活!”李永旺说。

  2021年11月,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李永旺感慨万千:“这10年,国家政策的整体导向、在人才体系上的开放态度,让科技创新越来越好。这是美国、欧洲都做不到的。”

  展望下个10年,李永旺认为,煤制油在产品集成上仍任重道远,但他决意全力以赴。“这是国家的事儿,咱不能给国家丢脸!”他提高了声调。


  迈出国门,让世界感受中国情怀

  陈龙的手机相册里珍藏着一幅图画,他时常拿出来翻看。画上有高高的梯子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还有几个孩子向上攀爬……这总让他回想起在国外的那些日子,想起他在突尼斯的小“徒弟”——库赛。

  陈龙是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员工。过去10年里,他走过陆上丝绸之路,又踏上海上丝绸之路,参与过多个国外化工项目建设。库赛就是他参与突尼斯化工集团重过磷酸钙项目建设期间认识的。

1140523_wangjh_1656555156286_b.jpg

陈龙,35岁,央企员工

  库赛是项目部一名当地工人的孩子。在经济落后的非洲,库赛的童年生活一度像其他贫困人家的小孩一样——辍学放羊。那一年,他爸爸从中化六建得到了一份稳定工作,库赛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次到工地看爸爸时,库赛被办公室外墙上的宣传画吸引了。他伫立很久不愿离去,央求爸爸借来纸笔,聚精会神地临摹。看到围墙前瘦小而专注的身影,陈龙深受触动。擅长绘画的他委托国内休假的同事带来颜料、画笔、画本,并答应库赛利用业余时间教他画画。

  库赛高兴极了。跟陈龙学画后,很少走出小村庄的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中国有多美。在看到中化六建襄阳总部新办公大楼的照片时,他十分兴奋,连连对着照片喊“yaaaa mahleha”(当地语言,意为“太漂亮了”)。从此,库赛彻底爱上了绘画。他用线条勾勒自己的梦想,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光影描绘自己的世界,也有了一个心愿——长大要为中国公司工作。陈龙鼓励库赛:读好书、画好画,就有机会去中国。

  对中国友好的不止库赛一家,这是当地民众的普遍态度。但这种友好,并非凭空产生。“刚来突尼斯时,当地人会问我们是不是韩国人、日本人。因为对他们而言,中国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陈龙回忆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随着中国企业项目的推进,这些国家民众的认知里开始有了中国——中国员工聪明而勤奋,能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妙招,能在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的地方种出蔬菜,是拼命也要把项目建好的 “铁人”……“10年来,我感到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被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老百姓认可。”陈龙说。

  突尼斯项目结束时,库赛送了陈龙一幅画。画里,羊群遍野的山坡代表了库赛的家乡,天空中巨大的圆形窗口代表了未知世界,窗口里是中化六建的新大楼,4把长梯从地面架到窗口,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正努力攀爬——这代表了库赛对中国的向往。

  每当归国后的陈龙看到这幅画,就会想念他的小“徒弟”,然后轻轻说一声:“加油,库赛!我们在中国等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推荐

中科院调研江西锂渣资源化利用情况

  4月9~11日,中国科学院调研组前往江西省,对企业锂渣产出、堆放、锂渣处理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情况进行调研。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固废利用技术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近日,山西省公布了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山西路桥集团和所属再生资源公司联合申报的“煤基固废中锂铝战略资源高值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筹建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筹建方案》,强调了开展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明确组织方案、工作范围和工作计划,以推进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河南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近日,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河南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在全省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治本攻坚行动,围绕“人”“机”“管”等要素,对危险化学...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业界热议环保产业创新发展

  4月10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4)暨第六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京开幕。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运用的主动性、自觉性,以更加强...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