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降解塑料国标6月1日正式实施!附详细解读

2022年6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生物降解饮用吸管》和《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两项降解塑料领域的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


image.png


1.《生物降解饮用吸管》 GB/T 41008—2021


一、标准制定背景


近些年,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后处置成为了全球关注热点。吸管由于是一次性使用、质轻、不易回收,成为了海洋垃圾中的一份子,除了污染水源外,还常会被海龟、海鸟、鱼类等动物误食,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2018年10月,欧洲议会又通过了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治理的十种一次性塑料制品禁限规定,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禁止非降解一次性吸管和棉签棒。


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2020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中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生物降解吸管替代传统非降解塑料吸管已成为必然趋势,其已经成为治理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问题中重要环节,因此,制定《生物降解饮用吸管》国家标准,已经成为该项任务中亟需的一项工作。


二、标准主要内容


GB/T 41008—2021 《生物降解饮用吸管》国家标准规范了生物降解饮用吸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定了生物降解饮用吸管(以下简称吸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适用于以生物降解树脂制作的吸管,也适用于接触食品层覆有或涂有或复合有生物降解塑料的吸管,以及天然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的饮用吸管,不适用于纯纸制作的吸管。


标准规定的规格尺寸、可弯吸管的波纹处拉直后损坏率、耐溶性要求,是为了提高其使用性能;规定的有机物成分含量、化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要求,是为了确保其泄漏到环境中时的可完全降解性。


三、标准实施意义


本标准的发布实施,对全生物降解饮用吸管行业在产品生产、设计、选材、营销等方面起到指导的作用,对产品有生产标准可依、规范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标准支撑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作用,体现我国作为全球吸管生产大国及供应者负责任态度,也是我国引领全球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从国内需要到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输出的重要体现。


2.《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 GB/T 41010—2021 


一、标准制定背景 


塑料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不规范生产、使用、处置塑料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带来生态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安全。推广应用塑料替代产品是推动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生物降解塑料作为一种主要的传统塑料替代产品,但存在降解程度不确定、产量不足、标识不清和检测方法耗时长难度大等问题,阻碍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推动。目前市场许多制品都印刷或标注可降解,在市场众多标识有“降解”的各种塑料上,如何区分是否是真正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如何鉴别,已经成为生产、销售、使用和监管等迫切之需。 


GB/T 41010—2021 《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国家标准,聚焦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使用和监管需求,结合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特点,充分借鉴国际国外组织和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规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标识标注要求和检验方法。 


二、标准主要内容 


GB/T 41010—2021《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国家标准规范了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率等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标识标注要求和检验方法等。标准适用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聚合物、含有如增塑剂、颜料或其他化合物等添加剂的材料等各类生物降解材料加工而成的制品。


为方便公众知悉产品是否为生物降解塑料,标识要求对图形标识方式进行了规定,针对材质、标识位置、标识颜色和标识标记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文字标识包括材质、降解环境条件、依据标准和产品名称;图形标识为带箭头循环圈、双“j”(降解拼音首字母)、材质缩写、六种降解环境名称、产品标准及产品名称组合而成的绿色笑脸图案,带箭头循环圈体现了可降解塑料同样可以循环、回收再利用,即使被泄露到环境中可以完全降解而被环境所消纳,“jj”拟人形、体现了由小及老、人人爱护环境的设计理念。 


三、标准实施意义  


本标准发布实施,能规范引导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加工生产、使用销售和应用,解决了如何区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真伪,以及如何快速鉴别的问题。塑料污染治理,事关绿色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本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完善塑料污染治理标准化工作,从而推动生物降解制品产业规范发展,充分发挥标准支撑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秘书长庞广廉谈到,国家级标准的制定和落实,为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也有助于对该行业上游1,4-丁二醇(BDO)等产业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希望新规能抑制该产业链上下游冲动的发展态势。

  庞广廉介绍说,《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GB/T 41010-2021)国家标准给出了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率等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标识标注要求和检验方法。“目前国内打着生物可降解塑料旗号的新上产能太多了。针对这一热潮,新规重塑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定义,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庞广廉说。

  据了解,可降解塑料行业背后的庞大蓝海市场,吸引投资商纷纷入局。国内企业在该领域上马最多的项目是聚乳酸(PLA)以及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PBAT)。其中,仅PBAT项目规划产能就已超过了1000万吨,由此还带动其上游BDO的价格上涨和项目热建。BDO的吨价从7000多元一度涨至3万元以上,现在仍处于2.6万元的高位。

  在高企的BDO价格驱动下,仅今年以来,广西、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就有多套BDO装置纷纷上马。

  庞广廉说,依据目前的情况,完全替代国内一次性塑料制品最多也只需不到400万吨/年的可降解塑料,更何况许多一次性塑料制品是难以替代的。而且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国际上尚有一定争议,在欧盟颁布的最终版《一次性塑料指南》中,就禁止所有氧化降解塑料。原因首先是部分可降解塑料需要一定温度、湿度才能完成降解。其次,目前有些企业是通过添加淀粉、光氧化剂等方式使原本不易降解的塑料能在较短时间内崩成小块,但这些看不见的“塑料微珠”散落在环境中危害更大。再次,基于塑料“可降解”的前提,反而会导致其使用量不降反增。

  庞广廉指出:“投资者一窝蜂地涌入可降解塑料领域,未来一旦出现产能过剩,不仅违背了环保的初衷,还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费。并且BDO是用石油生产,生产过程同样高能耗、高污染。”

  庞广廉认为,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PBAT在内的可降解塑料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如果相应的基础设施没有跟上,在相关产品定义、标准尚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去推开,就会造成很多行业乱象。

  “正本清源,是此次出台新规的重要原因。”庞广廉强调。

关键字:可降解塑料
相关推荐

让可降解塑料袋告别“质次价高”

  提起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陌生。但“禁塑令”颁布以来,用过可降解塑料袋的人却不在少数,它们的重要原材料正是PBAT。

2023-11-03     中国化工报

天业集团两项绿色合成技术获奖   

  8月8日,在可克达拉市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兵团赛区)暨第九届兵团创新创业大赛上,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推选的“草酸烷基酯绿色合成关键技术”“生物可降解塑料PBS关键原料丁二酸绿色合成...

2023-08-14     中国化工报

宁东可降解塑料PGA项目中试   

  近日,由宁东中试基地引入的上海东庚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项目中试成功。

2023-07-28     中国化工报

聚乳酸两步法制MMA研究获突破   

  4月27日,从北京大学传出消息,该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教授、王蒙副研究员课题组采用“碳循环”的转化思路,通过两步催化反应将聚乳酸转化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该方法有望解决废弃生物可降解塑料...

2023-05-04     中国化工报

规划年产能超过2000万吨,专家建言——没有完整上下游莫盲目投资BDO

  在“双碳”“禁限塑”大背景下,可降解塑料、新能源电池等领域需求强劲,带动基础原料1,4-丁二醇(BDO)成为投资热点。

2023-03-28     中国化工报

多位两会代表建言推广可降解塑料,消除白色污染:促正本清源 “塑”绿色生活

  塑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污染。今年两会期间,来自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就加快推广可降解塑料、消灭白色污染、真正塑造绿色生活的议题进行了探讨。

2023-03-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