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效率提高3~5倍,良品率达到100%
中化新网讯
9月20日,我国首条智能注采工具自动化装配线在中国海油建成投用。该装配线采用先进的航天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为我国海上油田开发的“智能革命”提供高质量产品保障。
在石油开采中,注采工具是地层与井筒连接的通道。智能注采工具能够对井下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进行远程监测与控制,为油藏措施提供精确参考,使单井测调的时间由过去的4天缩短至4小时。随着海上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阶段,有效精细注水对油田稳产上产的作用日益突出,这就需要通过智能注采工具定期开展测调等作业,精准匹配油藏开发需求。
2022年以来,为进一步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中国海油大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自主设计建成智能注采工具自动化装配线。该装配线由3台高精度工业机器人、5套自动化设备、5套智能工业相机和2台智能搬运车等组成,可实现物料自动配送、产品自动装配、信息全程追溯、孪生实时监控,从上料、装配、工位流转到成品下料,整个过程可自动完成。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注采工具自动化装配线项目经理刁东镇介绍:“先进的航天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使该装配线成为行业首台套。其中,自适性的电路模块组装设备和机械模块组装设备,为全球独家创造,配备的全自动镜头可将装配的精度控制在0.01度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一半;配备的全自动扳手力道的误差控制在人力拧开一个矿泉水瓶盖力度的十分之一以内。如此高精度的航天技术可确保装配出高质量的产品。试运行期间,装配线的生产效率是过去手工的3~5倍,良品率达到100%。”
据统计,目前智能注采工具在海上油田累计应用井数突破600口,相比传统常规注采工具,累计节约测调时间超过9000天,为我国海上智能油田建设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此次投用的自动化装配线,设计年产量可达1000套,可满足海上油田对智能注采工具的需求,在石油工业智能装配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智能注采工具自动化装配线的投用,大幅推动我国石油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建设进程。”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龙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抢抓数字化转型历史性机遇,加速推动智能注采工具、钻完修智能工具、人工举升智能设备等系列产品产业化落地与规模化应用,助力海上油气增储上产。
5月16日,随着全球最大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洗涤塔成功吊装,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外资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顺利打通工程建设关键节点。
5月23日,记者从江苏省阀门工业协会获悉,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江苏阀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4.0106亿元,同比增长2.60%;工业销售产值453.5387亿元,同比增长3.7%;利税总额53....
近日,易普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易普斯)研发的“一种防止AEM电解槽旁路电流的双极板”正式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
近日,江汉盐化工氯碱装置自控优化提升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监控系统平台实时数据显示,装置月均自控率达到98.5%,月均控制平稳率达到99.3%,达到了项目规定的月均自控率和月均控制平稳率98%以上的目标。
“改造后的填料密封真给力!”日前,沧州炼化炼油二部设备技术员穆建玲在梳理LDAR检测数据时发现,1号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C3002填料密封泄漏检测点位,连续6个月无超标数据,填料使用寿命较之前提高了2...
近日,天伟化工厂一次盐水戈尔膜过滤器完成液位测量技术优化升级,该设备通过采用非接触式雷达液位计替代传统浮子液位计,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