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
在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周边,有一个“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其规划范围北至申嘉湖高速,西至沪闵路,东至虹梅南路、南至黄浦江,总面积约17平方千米,实际可转型开发利用区域约5平方千米。
记者在上海市政府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正式发布《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意味着上海的下一个科创高地将诞生于此,这里也将是上海的“中关村”。
区域创新创业的“核爆点”
根据《建设方案》,2023年底,“大零号湾”高新技术企业达600家以上,估值亿元以上企业超过70家;至2025年,“大零号湾”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以上,区域产值规模达千亿元级;至2035年,形成万亿市值的高技术企业集群,最终将“大零号湾”打造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核爆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设方案》提出将着力抓好“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二是提升成果转化效率。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先行先试,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强载体支撑、培育内生动力,加速集聚“硬科技”上市企业,形成千亿产值规模、万亿市值、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据了解,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已开始运营,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已经挂牌,电机学院科技园正在积极筹建。
实现“从0到1”的跨越
据悉,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启动建设,经过不断发展,最初的“零号湾”已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连同闵行区“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区域约17平方千米拓展为“大零号湾”。
根据《建设方案》,“大零号湾”将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主要培育高能级产业集群和聚焦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技术研发。
目前,中美上海施贵宝、强生制药、恒瑞医药等一批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已落户“大零号湾”,美敦力、商汤智能科技、华为5G产业服务平台“IPv6+”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龙头人工智能企业创新中心已与“大零号湾”达成合作意向。截至2020年底,“大零号湾”T型核心区域内共有企业近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可申请认定高新潜力企业78家,潜在独角兽6家,拟上市企业16家,产业集聚态势逐步显现。
化企转型成为“新亮点”
据介绍,《建设方案》在提升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方面提出三项举措:一是构建创业孵化生态,如支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为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管理咨询、资产评估、法律、财务和投融资等专业服务;二是承接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大学科技园与学校成果转化专业管理部门、院系共同构建起项目发掘、评估筛选、审批管理、落地孵化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三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后备力量。
随着“大零号湾”的发展,一批上海老闵行的工业基地也焕发出了新貌。其中的“华谊·万创新所”原址为大中华正泰橡胶厂,创立于1926年,曾被誉为“中国民族橡胶工业的摇篮”,因上海产业更迭,企业产能外迁,厂区在2007年停产闲置。2019年,大中华正泰橡胶厂的更新改造工作正式启动。改造中,通过保留厂房元素、提炼设计语言、转化现代功能等工序,延续园区历史记忆并获得功能新生。去年11月,“华谊·万创新所”园区开放运营,大中华正泰橡胶厂的老旧厂房华丽转身,蝶变为以医疗机器人产业为主体的特色科创园区。
这里不仅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业企业,也将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和生活设施。
为加快宁东基地煤电产业技术革新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程,宁东管委会科技和信息化局主导推进的“宁东基地煤电领域技术成果推介会”日前在宁东技术市场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强化有限空间作业与消防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5月8日,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委办与石河子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举办“有限空间作业及消防知识”安全培训。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兴开发区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计划通过搭建9项业务应用,将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今年以来,广西自治区园区办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调度工作的重点内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早春行动”,一季度,广西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落地项目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13.3%、19.1%,实现“开门红...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新一批政务营商环境体验官正式受聘上岗,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新闻媒体等多领域代表,他们通过沉浸式体验、零距离观察,为优化营商环境把脉问诊,通过多维度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