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经过约1200名火炬手传递的北京冬奥会火炬“点燃”了国家体育场“主火炬”。至此,燕山石化圆满完成冬奥会开幕式主火炬所需燃料氢气的生产保障任务,为北京冬奥加“油”。
氢能装置全力保供
时间回溯到2021年9月9日,也就是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48天之际,中国石化在北京冬奥崇礼和延庆两大赛区规划建设的4座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氢气供应全部由燕山石化承担。截至2022年2月9日,燕山石化共向4座加氢站供应氢气超82吨,为冬奥会洁净能源保供作出积极贡献。
本届北京冬奥会将投入使用近2000辆氢燃料电池车,为赛事期间运动员、教练员等出行提供服务保障。作为中国石化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战略合作项目,燕山石化建设的氢气新能源装置设计规模为2000标准立方米/时。该装置于2020年1月2日中交,3月27日一次开车成功,12月16日实现从生产平稳运行到产品出厂的全流程贯通,为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提供保障。2021年1月,燕山石化电池氢气实现量产。
此后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日渐临近及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规划的推广落地,北京及周边地区陆续又建设了多座加氢站,氢气需求大增。为此,燕山石化制定下发了《燕山石化氢气供应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下设生产经营、运行维护、安全管控、氢气运输、应急处置和疫情防控等6个工作小组,狠抓工艺优化和安稳生产,全力保障氢气新能源装置持续稳定高负荷运行,开足马力实现昼夜连续充装,平均每天向北京及周边地区市场稳定供应电池氢产品近2吨,单日最高出厂量近3吨。
截至目前,燕山石化已成功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13家用户提供燃料电池氢气,并与北京地区需外采氢气的全部8座加氢站均建立起业务合作关系。自2020年12月16日燕山石化电池氢气首车出厂以来,已累计向市场供应燃料电池氢气超300吨,保证了北京冬奥会的用氢需求。
京6B汽油提前上新
2021年12月7日,中国石化在北京的500多座加油站、5座油库提前55天完成北京市政府要求的京6B油品置换工作,全面供应京6B汽柴油,为改善首都空气质量,助力“绿色冬奥”发挥积极作用。
燕山石化是中国石化京6B油品的主力生产企业。该公司是北京最大的京标汽油生产企业,所产京标汽油约占北京地区汽油消耗总量的70%。2021年7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车用汽油环保技术要求》和《车用柴油环保技术要求》两项强制性地方标准,规定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北京市政府要求2个月内完成油品置换,2022年2月1日前全面供应京6B汽柴油。
为确保京6B汽油按时供应、保障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2021年3月底至6月初,燕山石化利用炼化装置大检修机会,采用中国石化自主技术,对炼油厂二催化装置实施了兼顾增产丙烯汽油降烯烃MIP改造。面对疫情影响、设备拆除和技术改造作业量大、设备采购周期长等诸多困难,燕山石化发扬“熔喷布精神”,倒排工期,将进度细化到小时,保证了该装置于6月11日一次开车成功,汽油烯烃含量控制稳定,达到了改造目标。
2021年11月20日,燕山石化提前产出首批符合京6B指标的92号汽油;11月29日,产出符合京6B指标的95号汽油。截至目前,燕山石化已向北京市场供应京6B汽油超46万吨。
低凝柴油试产成功
2022年1月19日,燕山石化首次产出约2400吨国Ⅵ-50号低凝柴油。经分析所有指标均满足国Ⅵ-50号柴油内控指标要求,顺利拿到质检合格证,具备向冬奥会赛区供油条件,为冬奥会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冬奥会比赛场地大部分在张家口地区,冬季室外温度普遍低于-20℃,2021年最低温度曾达到-37℃。如果柴油不适应当地温度,发动机燃油系统可能结蜡、堵塞油路,影响正常工作。-50号低凝柴油则完全能够“胜任”北京冬奥会的极端天气,确保赛事顺利进行。为此,燕山石化和天津石化联袂出战,承担起冬奥低凝柴油保供任务。
燕山石化攻关团队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全力以赴应对此次大考。据燕山石化首席专家宋以常介绍,燕山石化-50号低凝柴油生产和保供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所需调和组分中压加氢重航煤、润滑油加氢异构化柴油资源充足,产量有保证;二是与张家口之间运距短,可降低生产成本。攻关团队结合以往低凝柴油生产调和经验,以及自产柴油调和组分的性质,于1月10日完成实验室调和配方,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炼油系统在国Ⅵ-50号柴油试产工作中,一方面优化中压加氢裂化装置原料和运行参数,确保所产重航煤组分性质稳定;另一方面抓好润滑油加氢装置稳定运行,持续跟踪加氢处理柴油和异构化柴油性质的变化,为国Ⅵ-50号柴油生产做好准备。
储运系统制定专项方案有序推进国Ⅵ-50号柴油调和工作,结合调和组分的性质、组分罐和成品罐实际情况,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优化调和配方;按来料直调方式收储中压加氢裂化重航煤,消除了组分罐底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保证了国Ⅵ-50号柴油生产调和一次成功。
中化新网讯4月25日,“辉隆益地美”(26-10-9)生物膜保持型肥料系列观摩会在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华阳河农场举行。这次观摩会是由安徽辉隆集团联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农业科技盛会,通过实地观.....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在新乡对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奥展兴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并工业化成功应用的“甲醇负压多效耦合精馏节能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积淀与行业....
5日26日,天津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材料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且有望实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发表于期刊《自然·通...
中化新网讯5月24日,天津市第39届科技周重点活动——南开大学科技周拉开帷幕。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向参加活动的市民与学生表示欢迎,强调学校始终重视科普工作,希...
5月14日,上海石化炼油部烷基化装置现场,装置主任陶嵘指着即将安装的黑色风机叶轮说:“叶轮直径75厘米、厚度20厘米,看上去不起眼,却能抗冲刷、耐强酸。” 据介绍,此前因涉酸工况,风机K-83...